隋煬帝的“大業(yè)”年號,顯露出他追求“千古一帝”的理想與野心。令人意外的是,在江南偶然現(xiàn)身的簡陋帝陵,竟是他的終葬之地。這巨大的落差,恰是隋朝衰亡的別……
一塊重達(dá)九噸半的唐代刻石,恐怕是流失海外的“最重”文物。它見證著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但卻被日本軍隊在夜幕中盜劫、流落日本皇宮、奉為日本“國寶……
作者: 樓學(xué)
一座墓塋中守護(hù)亡靈的武士石刻,一尊被視作護(hù)法天神的雕像,在重見天日時,漂洋過海、背井離鄉(xiāng),成為有家難歸的“流浪天王”。失散國寶,七年離索,終返故土的……
作者: 周舒
遼、金、元、清等少數(shù)民族主政的時代,留下了許多玲瓏、特異的玉器文物,并匯入華夏玉文化的洪流。而史上最大的“玉癡”,即是清朝的乾隆帝。皇帝愛玉,愛出了……
作者: 賈欣
豌豆、蠶豆、菜豆、豇豆……當(dāng)我們享用著各種豆科蔬菜的飽滿莢果時,卻對它們的來處知之甚少。其實,只有很少的豆作物源出本土,更多則從五洲四海次第而來,最……
作者: 樓學(xué)
流入浙西的新安江,有過去和現(xiàn)在兩張面孔:過去它是穿山過嶺、水急流湍的一條險江;如今它坐擁千島之湖,“天下第一秀水”,并神話般造就了一個面積達(dá)580平方公……
無論在自然還是文化地理的層面上,錢塘江長期是浙東、浙西的大致邊界線,也是杭州的城市邊界。如今,杭州以錢塘江“弄潮兒”開拓進(jìn)取的精神,將一條昔日的“邊……
作者: 樓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