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水蜜桃,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 在线,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夢回西溪河


發(fā)布時間:2013年02月18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林強 

標簽: 涼山彝族自治州   峽谷   河流   

在四川大涼山深處,隱藏著一處景色壯美的峽谷——西溪河峽谷,峽谷之中有一個讓我心系多年的村莊——阿布洛哈村。
從第一次走進西溪河峽谷開始,我就被這里的景色深深震撼,也被阿布洛哈人的淳樸所感動,從此和這里的山水,這里的村民,結下不解之緣。

峽谷“探險”

西溪河位于四川涼山州,是金沙江的一個支流,在如刀削的山谷中穿行而過,阿布洛哈村則是峽谷深處的一個村落。這里四面環(huán)山,交通十分閉塞,而我會前往當?shù)?,也是出于一次偶然?/p>

第一次聽到阿布洛哈村的名字,是2003年去四川布拖縣調研的時候。這個村子曾被稱作“麻風村”,上世紀60年代初,為了防止疾病蔓延,一些麻風病患者曾在那里進行集中治療。

聽說阿布洛哈村后,我一直想去看看,可是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一是對麻風病還是心有恐懼,二是前往這個村子的路實在難走。經(jīng)過一番周折,2005年,我終于找到了一位向導,第一次走進了阿布洛哈村,開始了峽谷中的“探險”。

阿布洛哈在西溪河峽谷深處,沒有車輛可以到達,完全靠腳力,而且路極難走。這里所謂的道路,就是穿行于懸崖峭壁之間不到一米寬的土路,走在其中時刻有心驚肉跳的感覺。

從海拔3891米的阿布采洛山口,下到阿布洛哈村,有10多公里路程,落差2000多米。

道路的坡度有60多度,里側是山巖,外側就是深淵。這可以說是我這輩子走過最險的路,由于下坡的慣性,腳趾都淤了血,但是也顧不得了,因為還要時時防備摔下山崖。

古舊的村落

經(jīng)過一番跋涉后,終于到了阿布洛哈村。眼前的景象,讓我覺得時光倒回了幾十年,整個村子都是簡陋的茅草屋,村民穿著也很破舊,沒有電,更別提其他現(xiàn)代設備。

現(xiàn)在村中已沒有麻風病患者,但由于長期遠離社會,這里的人依舊有些離群索居的感覺。我進入村子時,村民都很驚奇,大家都圍坐在一起,對于我和我手中的相機,他們都很感興趣。后來每次到這個村子,我都會給他們拍照留念。

阿布洛哈村的村民大多是彝族人,由于長期生活在隔絕的環(huán)境中,他們的穿著仍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服飾,男女都會披察爾瓦(類似披氈的斗篷)。

原始耕種

當?shù)厝说纳顏碓粗饕强炕纳介g開辟出來的500余畝土地,耕種的方式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種。

阿布洛哈村屬于亞熱帶氣候,生長著很多仙人掌,土質比較貧瘠,農(nóng)作物很難高產(chǎn)。

在村中,我??吹綃D女和孩子辛苦勞作,與城市中的婦女兒童形成了極大反差,柔弱的身軀承載了過重的負擔。

天賜的食物

由于地處峽谷地帶,這里的溫差比較大,農(nóng)作物根據(jù)海拔的不同而變化。山頂上缺水,大多種玉米,山下水分充足,可以種些稻米,還有一些水果。

這里的農(nóng)事完全是靠天吃飯。2006年,阿布洛哈村遇上了旱災,糧食都不夠吃,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從成都買了8000多斤大米,運到了村子中去,村民挨過了饑荒。

除了種植一些糧食水果,當?shù)厝艘矔浇写螋~。我剛去的幾年,西溪河和金沙江的魚很多,不過最近兩年,江中的魚類越來越少。

彝族每家每戶都養(yǎng)雞,大多是放養(yǎng)的狀態(tài),這里的雞長得慢,要一年多才能長成,不過肉質很好,是純天然的美味。

閉塞的交通

西溪河峽谷的山體特別陡峭,很難修建公路和橋梁,村民出入只能靠步行。如果從谷底進入阿布洛哈村,需要過溜索,我也是經(jīng)過“培訓”后,才順利過河??墒钱?shù)厝瞬粌H能自己過河,還能帶著雞、羊一起過。

溜索大多修建在水深的江段,水淺的地方就要淌水過河,即使在天冷的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過河。

摩托車這樣的交通裝備,對于峽谷之中的人來說,是少見的“高級貨”。孩子們見了這個“鐵馬”,紛紛要試騎一下。

趕場

趕場是峽谷中村民重要的集會,大家會從各自村子趕來,到交通發(fā)達一些的村鎮(zhèn)交易,有的甚至要走半天的路。交易的物品大多依靠馬匹來馱,在交易場地的邊上,就會見到成群的馬。

趕場時,村民大多會帶著自家的物產(chǎn)換錢,然后再買些油鹽等生活必需品。這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生活物資交換,也是一次難得的聚會。

趕場除了買賣東西,也會有些娛樂的小游戲,簡單的擲骰子就能吸引好多人玩半天。跟隨大人趕場的孩子,也在一旁圍觀,沒有零花錢玩游戲,飽飽眼福也不錯。

峽谷學堂

2005年,我到阿布洛哈村時,最震撼的一件事,就是村子里沒有學校,加上交通閉塞,全村老老小小很少有人識字。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幫這個村子建座學校。

村中的孩子十分單純,他們平時的生活也很簡單,玩耍都在山野之中。沒有游戲機,沒有變形金剛,一個最老式的爆米花都能讓他們興奮地聚集到一起。

離開阿布洛哈村后,我向多方建議修建學校。經(jīng)過協(xié)調,這所峽谷中的學校終于得以建成,村中的孩子們興奮得不得了,我內(nèi)心感到無比欣慰。

2005年9月15日,學校正式開學,40多年來阿布洛哈村第一次響起了讀書聲。學校中的孩子年齡差距很大,小的有6、7歲,最大的有17歲。

那個最大年齡的孩子名叫吉覺大地,上學后他曾給我寫過信,在信中他說:“原來沒有學校,想學點知識學不到,所以我現(xiàn)在成了一個青年才上學,我心里很難過?!?/p>

文化的傳承

熟悉彝族文化的人,都會了解,彝族的文化是由畢摩傳承的。“畢摩”是彝族語,“畢”是念經(jīng)的意思,“摩”是有知識的長者。

畢摩是整個彝族社會當中的文化傳播者,同時他們也是彝族的祭司,會主持各種祭祀,在涼山地區(qū)畢術保存相對完好,但也在發(fā)生改變。

這是畢摩誦念的文本,都是世代相傳的手抄本,有不同的用途。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彝族的一些傳統(tǒng)習俗用品也在減少,而這些都是彌足珍貴的民族文化。在學習更多現(xiàn)代知識的同時,傳統(tǒng)文化也不可以丟失。在校舍的邊上,修建了一間彝族傳統(tǒng)文化用品的展覽室,在那里與彝族傳統(tǒng)有關的物品,都得到很好的保存。

出路

西溪河峽谷的風光在外來人眼中是撼人心魄的景色,對于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來說,卻是一道阻隔,特別是那些峽谷中的“新生代”。

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捐贈對這里的人,特別是下一代,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如何能讓他們更好地生存,才是應該深入思考的。

現(xiàn)在村中的路已經(jīng)拓寬,比以前要方便很多,但還是無法和交通便利的村鎮(zhèn)相比,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讓當?shù)厝伺c外界社會更多的接觸,才是最需要的。

經(jīng)過一番考核,阿布洛哈村的一個年輕人要出去當兵了。他是村子中第一個軍人,大家都為此感到自豪。

能促成這件事,我也很高興,因為這是一個走出大山的機會,讓他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以后的人生,也多了一個選擇的機會。將來,那些更小的孩子也會透過書本,認識外面的世界,并不斷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西溪河峽谷行箋】

交通

前往西溪河峽谷,一般要先到西昌,火車或飛機均可到達。到達西昌后,可乘巴士到達布拖縣,這段路都比較好走。

從布拖縣到達阿布洛哈村有兩條路線可行,一條是從布拖縣出發(fā),先乘巴士到達拖覺鎮(zhèn),然后搭摩托車或者面包車到烏依鄉(xiāng),烏依鄉(xiāng)到阿布洛哈村則要靠步行,現(xiàn)在路況改善了,大約3小時左右即可到達。

另外一條路線是從布拖縣出發(fā),經(jīng)拖覺鎮(zhèn)繼續(xù)向南,然后向東至對坪鎮(zhèn),從對坪鎮(zhèn)過江,步行可到達阿布洛哈村,這條線路路況好一些,但有些繞遠。

飲食

阿布洛哈村的生活條件相對落后,沒有對外接待場所,前往當?shù)刈詈米詡湟恍┦澄?。若商量妥當,可以在彝族老鄉(xiāng)家吃飯,相應給一些飯錢或是送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彝族的雞大部分都是山中放養(yǎng),味道很鮮美,若想吃雞肉可以與老鄉(xiāng)商量買一只。

住宿

阿布洛哈村沒有接待住宿的地方,人少時可以考慮住到學校里,不過最好自備帳篷和睡袋,既方便也衛(wèi)生。若是扎營建議選在峽谷邊的平坦地面,這里可以縱覽西溪河峽谷風光,日出日落的景象都十分壯觀。

提示

由于是峽谷地帶,5、6月份當?shù)靥鞖獗容^熱,前往的最好時間是9、10月份,那時天氣比較舒服,也是農(nóng)產(chǎn)品收獲季節(jié),能吃到一些純天然的食物。

當?shù)厣顥l件不能與城市甚至一般村鎮(zhèn)相比,去之前要做好準備,自己需要的物品也要攜帶齊全。另外,如果從烏依鄉(xiāng)徒步至阿布洛哈村,要從當?shù)卣堃粋€向導,避免迷路。從烏依鄉(xiāng)進入阿布洛哈村后,可以徒步至對坪鎮(zhèn),這條線路從峽谷上方下至谷底,能充分感受峽谷之美。

【攝影師簡介】

林強,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曾出版過《走進大自然》、《碩果》、《海螺溝》、《邊疆萬里行日志》等攝影畫冊。

【攝影師手記】

四川涼山布拖縣西溪河峽谷,地形險峻,落差達到3000余米。由于高峻和險惡的環(huán)境,在常人的眼里,這里與外界幾乎無法溝通。

在這些險山惡水之中,自古以來,就生活著一群勤勞、樸實的人民。在那里,保持著中國最完整的自然生態(tài)和人文環(huán)境,那里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向外宣示著頑強的忍耐力和無窮的智慧。

近年來,我多次前往西溪河峽谷,在那些險峻的山崖上和溝谷里穿行,度過了多少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每當我在峽谷里迎來一個個日出的時候,每當我同這些人們接觸交往的時刻,就會感受到一種召喚,那是一種與以往生活經(jīng)驗完全不同的情懷。這種感受來自他們的堅韌、忠厚、真實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的工作是單調卻神圣的,他們一頭拴著生活中的現(xiàn)實,另一頭系著飄在天上的超然,使我在每一次與他們的接觸中都凈化了自己的心靈。

責任編輯 / 王麗晶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