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域生靈
發(fā)布時間:2012年11月16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影像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所(IBE)
標簽: 戶外天空

冰雪森林

斯農(nóng)冰川位于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與兵瑪扎拉吾堆峰(6379米)之間,是季風海洋性現(xiàn)代山岳冰川,因山腳下的云嶺鄉(xiāng)斯農(nóng)村而得名。從斯農(nóng)出發(fā),徒步5公里山路,即可到達海拔4150米的岡尼獨魯,這是一條獨特的觀賞高山植物和冰川同在的路線。接近岡尼獨魯山頂?shù)臅r候,櫻草杜鵑、彎柱杜鵑競相開放,斯農(nóng)冰川盡收眼底,極目遠眺,還可以望見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

夏季的斯農(nóng)冰川,經(jīng)常發(fā)生類似雪崩的冰崩現(xiàn)象。冰川是懸掛在山頂?shù)墓腆w水庫,冰川依靠跳躍來完成它的運動,向大江大河源源不斷地輸送血液。冰川運動是曠古久遠的,宏偉壯觀驚心動魄的。


梅里的冰川都是低緯度海洋性現(xiàn)代冰川,由于山頂冰雪終年不化,而冰川本身又處在海拔低、氣溫高、雪線低、消融快的地方,所以它們的運動速度也快。其中最著名的明永冰川冰舌可以從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到海拔2800米的森林附近,如一條銀鱗玉甲的游龍,從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撲瀾滄江邊,離江面僅800多米。
而瀾滄江河谷則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焚風效應,這里成為一個非常典型的干熱河谷,一年四季溫暖而干燥,生活著很多適應干旱的植物,比如畫面中的仙人掌,它們大片大片地在江邊扎根,引來不少鳥類在河谷中做巢,梅里山谷的垂直分布由此可見一斑。
通往閬苑看仙葩

梅里雪山在植被區(qū)劃上,屬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類型,在有限的區(qū)域內(nèi),呈現(xiàn)出多個由熱帶向北寒帶過渡的植物分布帶譜,海拔從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種云杉林構成的森林。森林的旁邊,有著延綿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無數(shù)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滿山的杜鵑、格?;幤娑菲G,競相怒放,猶如一塊被打翻了的調(diào)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構成的巨大綠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紅。


從德欽縣城出發(fā),乘車順瀾滄江南下抵達永芝村,再從永芝到圖堅高山牧場,是一條極致的高山植物觀賞路線。一到春夏的雨季,這條線路就變得狹窄濕滑,林蔭蔽日,隊伍一路上不停遭遇螞蝗。圖堅牧場一帶屬高山濕地與林緣地帶結合景觀,我們來得正是時候,一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杜鵑便滿山遍野地開放。

雨崩被譽為太子雪山的后花園,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使這里保持了生態(tài)的原生性,進入雨崩的每一個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這里自然生態(tài)植被的完整與完美。

鳶尾是梅里雪山干暖河谷地帶常見的野花,通常生長在溪流等水源地周圍。然而,在西當村的村口,我卻在白塔旁發(fā)現(xiàn)一排鳶尾整齊地生長著。這顯然是熱愛生活的藏族兄弟刻意而為。藏族兄弟喜愛自然,崇尚自然,我們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在他們房前屋后種植著各種奇花異草。




山里的村民都把蘑菇叫做菌子,但一般人通常還是叫“蘑菇”,讓人聯(lián)想起雨后樹林、草叢里星星點點的浪漫。
很多人到梅里都會找松茸吃,這種菌子因為被日本人確定能抗癌而身價百倍,其實德欽滿山遍野都是各種各樣的菌子,好吃的像松茸、雞樅、牛肝菌等,數(shù)不勝數(shù)。
干暖河谷的奇異蟲相


人們常說的西當村“熱水塘”是去雨崩的必經(jīng)之路,是一個“馬站”,而我們這里說的熱水塘,則是位于瀾滄江邊干熱河谷里的一個村莊。瀾滄江邊有很多巨石,周圍是沙地,往上則長滿了比較單一的植被。這里昆蟲種類不是很多,但卻十分奇特,值得駐足觀察。江邊的沙地上,如果碰巧有些牲畜的糞便或尿液,往往會引來一些蝴蝶,比如柑橘鳳蝶、金鳳蝶、白斑嫵灰蝶等;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沙地上有成片的小洞,甚至如小碉堡一般,如果你蹲在一旁安靜地守候幾分鐘,小圓洞里就會鉆出來一個非常平的頭,抵住洞口,這是虎甲的幼蟲在等候過路的“食物”……


到哪里去找昆蟲?
很多人說,我到郊外旅游,除了幾只蝴蝶飛過,別的什么都沒有看到?。∑鋵?,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昆蟲無處不在!
森林是昆蟲種類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漫步在林蔭道上,會發(fā)現(xiàn)道路兩旁的灌木叢中有葉甲活動;在樹干上,常常會發(fā)現(xiàn)天牛、鍬甲和蟬的身影;林間空地中常常開滿了花朵,那里除了采花的蜜蜂之外,還可以見到許多種類的蝴蝶和甲蟲。
草叢中,蝗蟲在跳躍;石頭下,蟋蟀在低吟;朽木里,白蟻在筑巢。

夜間,舉著手電來到江邊,你就會發(fā)現(xiàn)沙地成為了多種步甲的天下。如果有興趣,你還可以在江邊的度假村旁掛燈引誘一下夜行的昆蟲。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曾見過的世界,無數(shù)的飛蛾和甲蟲接踵而來。大型的蛾類,有綠尾天蠶蛾、枯球籮紋蛾以及多種天蛾等;金龜子、瓢蟲、埋葬甲等甲蟲也是燈下常見的訪客。
兩棲爬行家族

從斯農(nóng)村到熱水塘村,異常的溫暖和干燥,是典型的蜥蜴生活環(huán)境。5-10月是這里爬行類動物活躍的時間,白天晴朗的日子,只要你沿著江邊的公路漫步,注意觀察兩邊的亂石堆,就很容易看到麗紋攀蜥,有時在中午,甚至多到每隔5厘米就有一條站立在石塊頂端。只要動作輕緩,還是可以接近他們1-2米距離的。


熱水塘村江邊溫泉附近還有很多大石堆,在太陽強烈的中午,王錦蛇常常出現(xiàn)在大石上曬太陽,他們是鼠類的主要天敵。

8點過后是蛙類的活動高峰,帶上頭燈或手電,出村,到村邊附近的淺水池塘(有些池塘甚至完全是季節(jié)性的,一陣子的大雨,就會在低洼地積成一個池塘),循聲望去,個體較小、顏色棕灰的昭覺林蛙在季節(jié)性池塘是優(yōu)勢種類,它們競相歌唱,熱鬧非凡。
天堂的鳥獸


從瀾滄江邊的西當村開始登山,經(jīng)過南宗埡口再下山至雨崩村的山路是一條著名的徒步道。這條線路雖然游客較多,但仍是很好的觀察鳥獸的道路。

秋天,正當我們在梅里南宗埡口上方海拔4500米的山脊上尋找黑熊的蹤跡時,一群黑鸛從我們頭頂飛過,它們動作飄逸,乘風而行。我們判斷,這一家7只黑鸛,正從瀾滄江上游的青藏高原上的繁殖地往越冬地遷徙,它們選擇沿著瀾滄江河谷飛行,目的地很可能是納帕海。

從雨崩上村穿過森林小道可以前往雨崩下村,每天清晨,大群的雪鴿都會來到雨崩村的農(nóng)田里尋找食物。這種黑白色漂亮的野生鴿子實際上在更高海拔的巖壁上棲息,離冰川非常近,一路上不時見有大群雪鴿來來回回,我抬頭便把它們和雪山拍攝在了一起。

在雨崩海拔4200米的高山森林里,也有豬獾和食草動物活動的痕跡。一次我們偶遇正在午睡的兩只小熊貓,花楸樹結的小紅果是小熊貓最喜愛的食物,它們剛剛在這棵花楸樹上吃過午飯,好奇地朝我們觀望。別看它們動作緩慢似乎睡意很濃,其實高度戒備,隨時準備快速逃跑,它們都是爬樹的能手,一天中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樹上度過。我們拍攝幾張之后,悄悄地離開,好讓它們不至于太緊張。


春季的梅里雪山雨崩村附近的森林里,山桃這時花開得正盛,滿樹都被小小的白花與粉花覆蓋,花叢中忙忙碌碌飛來飛去的小鳥全都是漂亮的藍喉太陽鳥,雄鳥的羽毛鮮艷地散發(fā)金屬光澤的藍色、紅色與黃色,飛行的時候就像一團火。這種俗稱“桐花鳳”的小鳥追逐花期遷徙,依靠吸食花蜜為生。
下村一帶在夏季可以看見小群的大紫胸鸚鵡嘈雜地飛過,并降落到半山的樹頂尋找寄生植物的花蜜。夜色降臨,成群的蝙蝠和伏翼在河流上空盤旋……
大自然的諾亞方舟

深秋,我們冒著嚴寒宿在山頂海拔4000米的牛棚里,天不亮就爬起來,為的是想一睹林麝或者斑羚的風采。正在林間悄悄穿行時,我一抬頭,望見剛剛被朝霞照亮的面茨姆雪峰,她是那樣圣潔和美麗!

對梅里雪山生物的向往讓我們一次次走近這片神圣的土地,我們TNC(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自1998年第一次進入歐亞板塊實施自然保護行動,就為梅里雪山那巍峨而又神秘的特質(zhì)所深深吸引。迄今為止,梅里雪山的生命王國仍神秘而莊嚴,人們欲向前探個究竟卻又不免內(nèi)心躊躇。希望通過我們的探索,讓更多人堅信,梅里雪山是一塊絕世瑰寶,值得人類永久地珍視與呵護。
梅里雪山自然觀察行箋
【觀察路線】
1.植物觀察路線推薦
¤永芝到圖堅高山牧場——極致高山植物觀賞之旅
路線:德欽-永芝村-黑湖-措納-圖堅牧場-高山流石灘
永芝村可以作為這條線路的大本營,這里可以在村民的家庭旅館住宿,聘請向?qū)В陀民R匹。
從永芝到黑湖(海拔2500-3500米)大約25公里,這一段一直在梅里雪山腹地的原始森林中潛行,建議騎馬。春、夏雨季山高坡陡,道路狹窄濕滑,林蔭蔽日,螞蝗眾多。
從措納到圖堅牧場有1小時的路程,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杜鵑是這一帶最主要的觀賞植物。
以圖堅牧場為營地可做2-5天的考察。在這樣的高度觀賞野生花卉活動很艱難,但是最典型的高山物種往往分布在這樣的區(qū)域。
圖堅牧場到高山流石灘適合開展7-10日專業(yè)高山野生花卉考察觀賞活動,行程艱苦,生活與物資保障需準備充分。
¤雨崩到笑農(nóng)大本營——植物最豐富區(qū)域
路線:飛來寺-布村大橋-西當溫泉-雨崩村-神瀑或笑農(nóng)登山大本營
從德欽縣城或者飛來寺到雨崩村,恰好一天的旅程。先乘車經(jīng)飛來寺,過布村大橋抵達西當溫泉,全程45公里,約一小時多車程。
從西當溫泉開始需要徒步或者騎馬進入雨崩村,大約20公里,徒步6-8小時,需要翻越海拔3650米的南宗埡口。
以雨崩上村或者下村為營地,向周邊的神瀑、笑農(nóng)登山大本營兩側(cè)可做2-3日的高山野生植物觀賞考察。前往神瀑單程約8公里,往返徒步4-5小時。前往笑農(nóng)大本營單程,12公里,需徒步3-4小時左右。從大本營前往冰湖3公里,約1小時時間,冰湖海拔4250米。
前往笑農(nóng)大本營觀賞植物時,建議建立一個營地。雨崩兩側(cè)的河谷里喬木主要是高山楊、高山柳、沙棘、紅樺、白樺、花揪、樹五加、異葉海桐等。
¤斯農(nóng)到岡尼獨魯——高山植物和冰川同在
路線:德欽-布村-瀾滄江-斯農(nóng)村-噶破-恰納牧場-央塘牧場-岡尼獨魯
從德欽縣城前往斯農(nóng)冰川,可以乘車經(jīng)布村、過瀾滄江,沿西溯江而上抵達斯農(nóng)村,全程45公里,約1小時左右車程。斯農(nóng)村是前往斯農(nóng)冰川的據(jù)點,可以在這里雇用馬匹以及向?qū)?。從斯農(nóng)前往冰川冰舌下的央塘牧場距離大約20公里,徒步或騎馬6-7小時。
云南紅豆杉、青夾葉與林下的云南大百合是從噶破至恰納這一帶的明星物種。
從恰納牧場前往央塘牧場,需要沿冰川沖積側(cè)脊行進約5公里,山高坡陡,有的地段在冰舌上行走,需要注意安全。一般情況下,次日繼續(xù)登山前往岡尼獨魯,海拔4150米,距離約5公里,費時2小時。在岡尼獨魯,可以觀賞整個斯農(nóng)冰川并能看到卡瓦格博峰。
2.昆蟲觀察路線推薦
¤明永冰川徒步——適合賞蟲的林間小路
路線:明永村-太子廟
從海拔2325米的明永村出發(fā),通常游客上山有兩條道,一條是步行道,一條是騎馬上山走的道。兩條道都是平整的煤渣路,很好走。步行大約1.5小時就能到達觀看冰川和梅里雪山的第一個地方——太子廟(海拔2910米),這一段海拔提升約600米,是一條賞蟲的絕佳路線。多種蜻蜓、豆娘、甲蟲等昆蟲種類豐富。
¤雨崩到冰湖——絹蝶和熊蜂的家
路線:雨崩上村-卡瓦格博冰湖
從海拔3200米的雨崩上村出發(fā),沿山谷向西北方向前進,目的地是卡瓦格博腳下海拔4200米的冰湖。一路沿河流逆流而上,路邊易見蜂類,河邊沙地上常有灰蝶、絹粉蝶等。
絹蝶生長在3000-5000米的高山之上,真正能夠一睹絹蝶芳容的,實在不易!仔細觀察的話,也許還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相貌奇特的昆蟲,例如:無翅的蝗蟲、短翅的蚊蠅等,這都是這些昆蟲常年生活在山頂大風中的自然選擇。
3.兩棲及爬行類動物觀察路線推薦
¤斯農(nóng)到熱水塘——干熱河谷里的爬行類
路線:斯農(nóng)村(沿著瀾滄江干熱河谷前進)-熱水塘村
從斯農(nóng)村到熱水塘村,一直沿著瀾滄江干熱河谷前進,這里異常的溫暖和干燥,是典型的蜥蜴生活環(huán)境。5-10月是這里爬行類動物活躍的時間,江邊公路的亂石堆、村邊的農(nóng)田會常見到黑眉錦蛇,無毒,看見人,它們會選擇快速逃走。這一帶的王錦蛇屬于獨有的德欽亞種。夜間這一帶的水邊,華西蟾蜍是最常見的蛙。
¤永芝到黑湖——高海拔湖泊和溪流的兩棲類
路線:沿著永芝河谷上行-黑湖(海拔4000米)
在這樣寒冷的高海拔環(huán)境里,還是有不少兩棲類頑強地生活著,它們經(jīng)過長期進化,適應了這種冷水環(huán)境,它們通常都是很獨特的種類。黑湖水溫很低,通常只有6-10℃,大量的蝌蚪生活在呈酸性的湖水中,在這里你有時還可以找到黑色體型較小的兩棲類山溪鯢。
4.鳥獸及受累觀察路線推薦
¤西當?shù)接瓯馈韧讲接仲p鳥
路線:西當村-南宗埡口-雨崩村
這條著名的徒步道路雖然游客較多,但仍是很好的觀察鳥獸的道路。
西當村的干燥巖壁上,有白腰雨燕在此筑巢。清晨和傍晚時段是白腹錦雞覓食的高峰。這里也能看見小型的哺乳類比如赤腹松鼠在樹干上攀爬……
海拔繼續(xù)升高之后,巨大的杉樹上覆蓋著厚重的苔醉與地衣,鳥的種類也更豐富。這個區(qū)域也有很多食草動物,比如斑羚、羚、毛冠鹿,但是想看見它們是相當有難度的。
站在南宗埡口的山頂區(qū)域能夠清楚的看見卡瓦格博和反方向的白馬雪山主峰,還可以觀察飛行的猛禽。
¤熱水塘到支拉——鮮為人知的絕佳賞鳥地
路線:熱水塘-支拉
這里的松樹林非常茂盛,每年產(chǎn)出的松籽是支拉村民的一項收入來源,松果也養(yǎng)活著這片森林里的眾多鳥類。秋季來到這個區(qū)域,有可能看見這種分布緯度最高的中國最大型的鸚鵡集大群在天空翱翔。
¤永芝河谷轉(zhuǎn)山道——香道亦鳥道
路線:從永芝河口進入卡瓦格博轉(zhuǎn)經(jīng)道
著名的卡瓦格博轉(zhuǎn)經(jīng)道是從永芝河口開始的。從永芝河谷進入森林,這片森林原始、潮濕,是梅里山區(qū)有名的藥材產(chǎn)地。進入茂密的冷杉云杉森林后,地面厚厚的苔鮮和腐木是栗背巖鸚喜愛的覓食地。春夏的時候,這片森林又是很多鵝類的繁殖地。永芝河谷村里隱藏著幾個高山牧場,鳥兒在此繁殖。
河谷地帶食物豐富,是梅里地區(qū)黑熊密度最大的區(qū)域。
【觀察方法】
1.植物的觀察方法
花和果實是植物鑒定、識別的重要特征,沒有花也沒有果實,有時很難確認植物的種類。選擇觀察對象后,要對這一植物的莖、葉、花、果實這四大器官逐一觀察和拍照。
無論單反相機或便攜式數(shù)碼相機都可勝任植物的拍攝。我們不提倡大家都去采集標本,因為專業(yè)人員采集標本有正規(guī)的管理規(guī)范,而無目的的采集,不僅破壞環(huán)境,也造成浪費。
2.昆蟲的觀察方法
淡水水域同樣是一個生機盎然的昆蟲世界?,F(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小型數(shù)碼相機都具有相當強大的微距功能,足以將大多數(shù)昆蟲記錄下來,并且相當清晰。
如果你使用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話,選擇余地就更大了。拍攝不易接近的蝴蝶、蜻蜓,我們推薦使用長焦段的微距鏡頭;拍攝靜止的昆蟲,我們推薦使用中焦段的微距鏡頭;如果想連同昆蟲生活的環(huán)境一起拍出來,我們建議使用24mm廣角微距鏡頭。
微距攝影通常要用到閃光燈,特別是在手持相機的情況下。如果你還有一個穩(wěn)定的三腳架,當然拍攝效果會更好一些。
夜間觀察昆蟲,我們通常需要一個強光手電,現(xiàn)在的很多LED手電完全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手電的另外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可以用作夜間拍攝昆蟲的對焦輔助燈。
3.兩棲及爬行動物的觀察方法
在梅里雪山區(qū)域的高海拔地帶尋找兩棲及爬行動物,首先要注意的是靠水的地帶,無論是干熱河谷的石礫坡還是荒涼的小溪,附近都居住有很多兩棲爬行動物。
單純地觀察用普通望遠鏡或觀鳥鏡就足夠了。如果要留下它們的影像資料,就得靠單反相機了,通常中遠距離的拍攝可以使用100mm或180mm的鏡頭,對于特別敏感和靈活的物種,例如攀蜥,就需要有300mm的鏡頭了。想要連環(huán)境一起拍攝的話,廣角和魚眼頭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如果要保證拍攝質(zhì)量,閃光燈必不可少。
4.鳥類與哺乳類動物的觀察方法
也許因為野生哺乳類本身很難被發(fā)現(xiàn),因此尋找和記錄它們的痕跡也是非常重要的,糞便、抓痕和毛發(fā)的殘留都是物種在這一地區(qū)存在的線索與證據(jù)。
觀察鳥類與哺乳類最重要的設備是望遠鏡。如果相機鏡頭焦距能夠達到300mm以上,就可以拍攝鳥獸的身影了。一個小錄音筆可以幫助我們記錄下動物的叫聲,以后進行對比就可以辨識發(fā)聲的物種?!吨袊B類野外手冊》和《中國獸類野外手冊》是重要的識別工具書,好的圖鑒可以幫助觀察者辨識物種,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
【觀察原則與建議】
本著尊重自然和當?shù)孛褡遄诮痰膽B(tài)度,以及為了讓梅里雪山能夠長久地維持其特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初衷,我們給到此進行自然觀察和生態(tài)旅游的朋友們?nèi)缦陆ㄗh:
¤本著尊重自然和當?shù)仫L俗的態(tài)度進行觀察、拍攝和游憩。
¤不能因為需要觀察和拍攝的需要而傷害當?shù)刈匀缓鸵吧铩?/p>
¤不過分接近正在育雛或育幼期的野生動物。
¤不哄打、追趕、喂食野生動物。
¤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如皮毛、牙齒、頭骨等,不使用野生動物。
¤未經(jīng)許可,不采集野生動植物標本,不采摘野果和菌類。
¤盡量購買和食用當?shù)厣a(chǎn)的食物和水,盡量少購買瓶裝水、飲料、罐頭、袋裝食物等,不亂扔垃圾。
¤尊重當?shù)孛袼琢晳T,不做侮辱或玷污神山的事情。
【攝影師介紹】

影像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所(IBE)是一家專業(yè)從事影像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和自然保護相關產(chǎn)品開發(fā)的機構,它由一群中國最具活力的職業(yè)生態(tài)攝影師和自然保護工作者于2008年建立,其宗旨是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展示和保護中國的生物多樣性。
【攝影師手記】
影像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所(IBE)致力于拍攝中國特有的、最瀕危的、極少數(shù)人關注的物種,力圖通過我們的影像資料以及我們的行為來推動對寶貴自然遺產(chǎn)的保護。位于云南和西藏交界處的梅里雪山是藏區(qū)著名的神山和朝圣的圣地,現(xiàn)在云南省已經(jīng)開始在這個區(qū)域建立國家公園,我們所進行的調(diào)查也是為了配合保護這個區(qū)域進行的一種新的嘗試。調(diào)查隊是由五六個攝影師共同組成,他們野外知識、經(jīng)驗等都非常豐富,有的擅長拍青蛙,有的擅長拍昆蟲,有的擅長拍野花,有的擅長拍鳥,有的擅長拍野獸,大家集合在一起到梅里雪山,一起看看我們能看到什么樣的東西。
我們已經(jīng)把調(diào)查拍攝的照片編成了《梅里雪山自然觀察手冊》這樣一本書,希望對每一個進入梅里、熱愛自然的游客有所幫助。如果大家越來越多地去熱愛、認識和了解自然,一定是保護自然最重要的第一步。
責任編輯 / 李其蕓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