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水蜜桃,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 在线,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迷霧儻駱道


發(fā)布時間:2012年10月15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稅曉潔 灰色騎士 

標簽: 古道   戶外天空   

儻駱古道見于歷史記載較其它蜀道晚,這條道路的走向是從駱峪口進山,過陳家河上游,翻老君嶺,沿八斗河、大莽河河谷,至厚畛子,然后過秦嶺大梁到老縣城、都督門,向西翻越比秦嶺分水嶺更高的財神嶺和興龍山到洋縣的華陽鎮(zhèn)。這是一條奇險的山路,它要翻過五六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2007年,7月流火,抓上鐵桿搭檔巴戈老兄,踏上西安發(fā)往漢中的火車,天氣有些悶熱,秦嶺大巴山之間狹小的漢江兩岸卻是風光無限,這可能是內陸版圖上最后的桃花源了。

 

翻馬道梁

儻駱道,因南口曰儻谷,北口曰駱谷而得名,長約240多公里,是溝通中國南北的捷徑,步行4日可走完全程。這條古道確切的修造年代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最早見到的史料是三國時魏將曹爽伐蜀,蜀將姜維伐魏都使用此路。這條道路因為山高谷深,行程相對較短,且北指關中腹地,南抵漢中門戶,每到戰(zhàn)爭時期,古道上便兵馬頻繁,羽書飛馳。唐代中期以后,儻駱道作為京城的驛道被頻繁使用,官員赴任、京城述職、使臣出使等公務活動大多取道儻駱。

秦嶺古道今天大部分路段都已鋪設了公路,只有儻駱道仍保留著原始風貌。穿越儻駱這一路,途中有古道山、支鍋石、飯菜埡、馬道梁、漢王山之類的地名,除了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不知當年有著怎樣的故事。踩在腳下的羊腸小道,竟也能看出荒草淹沒下的一丈多寬的路基,間或還有石階梯,依稀想見當年的繁盛。
我們從南邊的洋縣開始行走,照計劃,第一天得一口氣走到黑峽,中間翻一個小山梁,叫馬道梁,大約是50里地。按當?shù)厝说恼f法,是半天的腳程。我們輕松走著水泥路到了四朗鄉(xiāng),跟著一幫周末回家的小學生們蹦蹦跳跳奔著馬道梁去了。

馬道梁之所以叫馬道梁,也和古道有關,原為走馬的路,現(xiàn)在新修的機耕路把古道全覆蓋了。

走到馬道村和小朋友們告別,我們也開始了徒步,一路古道痕跡全無,爬到梁頂時已精疲力竭。有位婆姨上來請我們喝稀飯,一口氣喝了兩碗,心里感動非常。



繼續(xù)行走,上坡的路沒有了,機耕路也不見了,云霧飄來飄去,忽冷忽熱,終于踏上一小段青石路,光滑的階面和青苔是歲月的勛章。

儻駱道遠古以來由先民開辟后便一直是溝通南北的捷徑,較多歷史記載見于《三國志》,與軍事行動密切相關。三國時期,劉備在漢中建立了對付曹魏的軍事基地,征戰(zhàn)進退,儻駱道是通北的重要道路。

有趣的是,雖然漢劉秀起兵征戰(zhàn)過程中與儻駱道關系并不密切,且在正史中未見相關記載,但儻駱道上,尤其在南段,大部分的歷史傳說與他相關,如馬道梁上有三塊呈品字形分布,有一人多高的大石塊叫支鍋石,相傳是因劉秀行軍至此支鍋造飯而得名;梁東側有條細長彎曲的山脊叫蟒嶺,相傳是有條修煉成精的大蟒,在劉秀與王莽激戰(zhàn)正酣時趕來助戰(zhàn),希望立功受封,獲得正果。劉秀雖然戰(zhàn)事不利,但他是真命天子,封賞是有效力的。可這位蟒妖能力有限,貽誤戰(zhàn)機,遭劉秀斥責,失望羞愧之下,盤桓曲蜷在此化作蟒嶺。興隆嶺以南最高的山叫漢王山,也因劉秀得名。又有山民講,漢王山是劉邦行軍布陣的地方,等等,不一而足,大部分與劉氏宗室和龍蛇有關。

遠處是劉秀的拴馬石。

翻過梁便是下坡路,一路下坡,穿過一條叫“水甜”的峽谷,據(jù)說也是劉秀給起的名,現(xiàn)在那里的水甜不甜我沒有多少印象,只記得那水邊的羊腸小道很久沒人走,我一不小心把路基踏松,翻溝里了。溝很深,如果直接下去就會成了水鬼,幸好被一堆竹子托住,走在后面的巴戈及時把我拽了上來。

天漆黑的時候我們也到了黑峽,找了家農(nóng)戶住下來,老兩口還打來了洗腳水,山民永遠淳樸善良。不過有時候,過早地松懈對于雙腳來說不是件好事。

走在山間古道



為了避免過早地被悶熱的天氣和毒辣的太陽耗盡體力,我們選擇了早早上路,以5公里的標準時速在平淡無奇的鄉(xiāng)間公路上無聊地行進,中途無古道痕跡,不時有小賣部可以隨時補充可樂,以及我唯一喜好的酒類——漢斯果啤。

如果沒有太陽和完全無用的沉重背包,這可算是一次奢侈的旅行。但偏偏這悶熱的天氣像極了南方的夏天,把人折磨得頭暈無力,也算是給四體不勤、習慣空調的我找了個體力衰弱的擋箭牌。

不過,在秦嶺主梁的南邊,這也確實是南方了,且一路上都有山民提醒我們,翻牛嶺的路上潛伏著不少旱螞蟥,這樣的特產(chǎn),確實也只有南方才有,在秦嶺的北邊,那可是聞所未聞的天外來客。

從當時的京城長安到成都,棧道最盛時期,有棧閣9萬余間,三十里一驛站,十里一郵亭,一路商旅只怕也是人聲鼎沸。不過雖繁華如此,古道穿越秦嶺,其艱險也不言而喻,李白《蜀道難》曰:“……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顛。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難以考證李白是不是真的走過儻駱道,但當?shù)氐陌傩諅儏s至今還把他當作神仙供奉,是為三太白。

李白是否真的走過儻駱道難以考證,史書上倒是記載了李白時代走過儻駱道的幾位古人。公元784年,唐德宗李適為了躲避兵變,經(jīng)儻駱道逃難漢中,德宗皇帝的女兒唐安公主過了儻水河不久,就不堪艱險暴斃而亡,年僅23歲。是年大詩人白居易12歲,離他日后在儻駱道北口的周至縣做主管政法的縣官,還有數(shù)十年。百年之后,僖宗皇帝因避黃巢兵變,也從儻駱道亡命奔逃?;实圩鞒蛇@樣,千年之后我等草民除了覺得惶惑不解,興趣其實不大。

走在山間殘存的小道上,尋訪著這道路上的故事,其實我更感興趣另一位正史上沒有、但可能真從儻駱道逃亡過的一個女人——楊貴妃。民間有傳說,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在陜西興平馬嵬坡上吊的,只是一個替死鬼。玄宗皇帝處理了兒女情長,從褒斜古棧道入了四川,38歲的楊玉環(huán)則被偷偷安排從儻駱道上沿漢江達長江,到揚州,后來飄洋過海去了日本。



老遠就能從望遠鏡里看見牛嶺的埡口,高差幾百米,望山跑死馬,想象著幾個小時后就得從那上面翻過去,真有點頭皮發(fā)麻。取名牛嶺是因為埡口有塊牛型的大石頭,再往下,就是華陽鎮(zhèn)。之所以儻駱道沒有徹底變成公路,主要因為這一路上要翻越的山太多,不知道古人怎選出這個路徑作官道,比起相鄰的順風順水的褒斜道和子午道,對腳力的考驗真是多了好幾重。

但從古人的角度考慮,這條道可能是受河流季節(jié)影響最小的一條,沿線涇流量小且短,不用修多少棧道,夏季受到洪水的影響也較小,雖苦了點,但旱澇保收最可靠。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才能幸運地找到一些漢唐的遺痕。
牛嶺路邊的方孔,推測以前可能是神龕。和南方一樣,方孔里立了一些樹枝,據(jù)說可以保佑腰桿硬,于是我也立了一根。

沒完沒了的之字形上坡,估計從漢唐以來便是如此,和巴戈有一句沒一句地閑扯,以分散不停抬腿落腳的疲憊。在我覺得就要支撐不下去的一刻,聽見巴戈興奮地喊——埡口到了,眼前一片開闊,下面就是當日的目的地華陽鎮(zhèn)了。傳說中牛型的大石頭已被無數(shù)雜草樹根包圍,頹廢地坐下享用午餐,順便趕走小腿上的那些螞蟥。
巴戈從背包里掏出兩袋果凍,那一瞬間我的眼睛開始放光,炎炎烈日下開始感嘆,世上竟還有這樣好吃的兒童食品。山下就是華陽鎮(zhèn),我又開始充滿了力量,以小跑的速度沖下山,直到最近的一戶農(nóng)家。

華陽鎮(zhèn)

農(nóng)戶對我們大熱天不坐汽車而選擇翻牛嶺的做法表示不解,并危言聳聽地告訴我們不久前那埡口有人曾被劫殺,考慮到華陽鎮(zhèn)歷史上鬧過土匪,是個不太安份的地方,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不過我和巴戈倒是從不擔心這個問題,自信地認為沒有誰敢對我們劫道,倒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彪悍的身材,而是考慮到我們怪異的行頭,剪徑劫道的估計也會謹慎起來。前方就是大路,大路的盡頭就是華陽。



終于,穿過一個如象鼻山的山洞之后,我們兩個形如乞丐的男人走進了華陽。

洋縣華陽是儻駱道上的重鎮(zhèn),這里是兩河相匯處的一個船形盆地。河口有一石碑,不知是洪水沖刷還是另有原因,空空蕩蕩竟全無一字。在這里我們欣喜地看到許多???,古道從峭壁上如何而過,見此便一目了然。

從華陽再入儻駱道,就進入了長青自然保護區(qū)。秦嶺一帶的保護區(qū)眾多,國家級的、省級的、縣級的,多到我至今也沒搞清楚其各自的具體地盤。進保護區(qū),過興隆嶺,翻四十里吊溝,一路陰雨霏霏,整天彎腰穿梭在箭竹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肉體飽受摧殘,精神卻極端愉悅。這一帶幾個不同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早已草木茂盛,人跡罕至,但古道的路基還是能時時看見。

走至周至縣,便靠近了秦嶺的主峰太白山。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每當盛夏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太白積雪六月天”便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以前的印象里,太白山由于位于南北兩大區(qū)域之間,海拔高度落差懸殊,南北坡氣象復雜多變,因而形成豐富的生物群落,又因為保存了多種罕見的第四紀古冰川地貌遺址,以至于奇峰林立、山勢崢嶸。孰料這一路除了絕美的自然風光,看到最多的是竟然是古佛像,不由得讓人回想起太白山作為“太乙”不斷被各朝帝王封禪加封,而作為道教的起源地區(qū)和唐代以后的佛教圣地,所留遺跡比我們在南儻駱道看到的全部古跡還令人感嘆。

蜀道難

儻駱道雖最為便捷,卻也十分危險,且屢有強人和猛獸出沒,元代以后逐漸不再被充作驛道。隨著現(xiàn)代交通的發(fā)展,儻駱道徹底淹沒在了崇山峻嶺和歷史之中。然而這條充滿著歷史迷霧的古道,至今仍被頂級徒步旅行者們津津樂道的是,今天由西安飛向漢中的航班飛越秦嶺時,也是沿著儻駱道飛行。穿行儻駱,曾經(jīng)架橋的石梁、??住ⅢA站的遺址,在山澗崖壁間隨顯,千百年的人踩馬踏,殘留下的古道在柔軟疏松的沙巖間深深凹下,道路兩旁覆滿著青苔落葉,徒步其間,平添眾多歲月之嘆。



迷霧儻駱道行箋



【路  線】

洋縣儻河口→馬道梁→黑峽村→牛嶺→華陽鎮(zhèn)(南線)

【行  程】

儻駱古道南線:全程約65公里。洋縣儻河口-四郎鄉(xiāng),約15公里;四郎鄉(xiāng)-黑溝口,徒步里程約20公里,用時8小時;黑溝口-黑峽街,約6公里;黑峽街至華陽古鎮(zhèn),徒步里程約24公里,用時5小時40分。

儻駱古道北線:

D1:厚畛子-都督門

西安到周至縣普通客車14元,高速16元;周至到厚畛子每天只有早上9:30一趟班車,票價15元。厚畛子徒步到都督門20公里,約需4小時。

D2:都督門-核桃坪-黃柏源-二郎壩-皂角灣

都督門到黃柏塬全程約30公里,徒步需6小時。太白縣到二郎壩皂角灣村的班車每天下午5:00左右經(jīng)過黃柏塬,票價7元。

D3:皂角灣-梨子壩-桑園壩-江口鎮(zhèn)

從皂角灣徒步到梨子壩約35公里,沿途除翻越財神廟一段山梁外均有水源。這一段有岔路,最好請向導帶上山梁,向導費30元。

梨子壩到桑園壩12公里,租摩托車需20元/人。桑園壩到江口鎮(zhèn)15公里,三輪摩托車包車15元。江口鎮(zhèn)到漢中市109公里,中巴票價15元,每天早上6:00和6:30各有一班班車,建議乘坐6:30的班車,不繞路。

D4:江口鎮(zhèn)-石門

漢中到寶雞的班車票價34元,需5個多小時。寶雞到西安167公里,高速快客30元。江口住宿可選擇橋頭招待所,雙人間5元/人。從江口乘車到達漢中前于石門水庫下車,即可游覽石門棧道。門票30元。

【攝影師簡介】

周本州,網(wǎng)名灰色騎士或GRAYKNIGHT,愛好攝影,以及徒步、登山、漂流、皮劃艇等戶外活動,曾參與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活動,出版有《行走秦嶺七年間》一書。


【攝影師手記】

儻駱道是穿越秦嶺的幾條千年蜀道中唯一一條基本保持原貌的。別的“難于上青天”的路,不是成了公路,就是鐵路,支離破碎,有一段沒一段,很難找到當年的風貌。天塹變通途當然是好事,無數(shù)橋梁和隧道穿越其中,眼一睜一閉,秦嶺就這么翻過來了,再問你這秦嶺什么樣,可能也就是恍惚的印象了,有意思嗎?整天待在城里膩歪了,總覺得還是老老實實用腳量一量比較過癮,那么就走吧。

責任編輯 / 戴綺文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