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之秋,驚艷了整個華東
發(fā)布時間:2015年12月25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青鋒

南京的四季是分明的,而秋季無疑是它最美的季節(jié),其中又以十一月下旬的晚秋時節(jié),為一年景色之盛。每當這一時節(jié),從南朝古跡前的銀杏,到山中紅黃交染的楓葉,再到植滿全城道路的梧桐,一出門滿眼都是秋的景致,這樣的秋色已經潛入人們的意識里,融入城市的文化中。
古都遺風
在秋高氣爽的時候,尋訪層林中的古跡,才是古都之秋正確的打開方式。六朝時期是南京城市發(fā)展的繁榮時期,可惜改朝換代時諸多建設被毀。至今留存的南朝建筑多為古寺,而到這些地方尋訪秋色,除了訪古,還可以焚香祈福?,F存明清時期的建筑,就主要看明孝陵和江南貢院了。山中不知歲月,那些被歷史留下古建石刻,在秋色的掩映下,更顯其朝代之美。

棲霞寺中的兩顆銀杏樹,黃葉滿地的景致,在我看來勝過整座棲霞山的紅楓。因為它不僅有自然之美,更具以古寺為環(huán)境的人文之美。

登上靈谷塔,可以一覽紫金山層林盡染的秋色。

孝陵神道,是南京的名片景觀。走在鋪滿黃葉的石板路上,六百年的時光只用了十分鐘走完。

其實南京的秋天多有陰雨。秋雨綿綿時,雨傘給江南貢院平添了許多色彩。潮濕的地面也鏡像了整個夫子廟。

這座中國最大的民宅——甘熙宅第的院中,一顆楓樹在冷冽的風中瑟瑟發(fā)抖,樹枝上的楓葉落了一地將滿。
民國舊景
南京作為民國故都,相去不過百年,至今仍有許多精致的民國建筑,如寶石一樣散落在城中。時間并沒有讓它們褪去光澤,反而內斂起當年中西建筑風格激烈碰撞的時代風云。

曾經的國民政府考試院,現為南京市政府大院,院中的百年梧桐和松柏,和精美的民國建筑群交輝相應。

頤和公館,鬧市取靜之地?!耙粭l頤和路,半部民國史”,印證著這里的歷史地位。頤和路的秋色,算是民國第一景。

民國郵政博物館,藏在靜謐的山林之中,安靜地展示著上個時代的風姿。還有美齡宮,流徽榭等,都像是鑲嵌在鐘山蒼林的藍色寶石。

朱自清《背影》的發(fā)生地,《情深深雨蒙蒙》取景地,以及眾多歷史事件、影視劇都與浦口火車站有關。這里已成為小清新們無論如何也要一探之地。

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現處東南大學校內。堂前藍色水池的倒影成對,使這棟建筑在校園里獨具風格。

當百年的銀杏落在紅柱碧瓦的民國建筑前,南師大隨園校區(qū)被譽為“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一點也不為過。
現代城林
南京秋天最大的特點,就是你隨處都能感受到秋日的氛圍。因為民國的《首都計劃》,全城干道都種滿了法國梧桐。從紫金山的叢林,到中華第一商圈的市中心,滿城都是紛飛的落葉。

時間讓前人的努力沉淀為寶貴的遺產,而現代的人們開創(chuàng)著山水城林的新南京。正是科教發(fā)展和文化傳承兩相并重,才使南京能夠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六朝古剎,明城墻,玄武湖,民國建筑群,以及遠處的城際線。

上下班的途中,也能欣賞到這個時節(jié)的美。

北京西路,一條兩側種滿銀杏的路,惹眼的金黃色。

除了城區(qū),郊外還有很多迷人的秋景。圖為六合止馬嶺。
秋之金陵,千人千面。以上僅是我所看見的,而真正的美需要各自去感受。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老海
reed10086
茉莉花的秘密
ahhndmt
安玩游戲
(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