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禪客心
發(fā)布時間:2017年06月21日 文章出自: 作者: 瑜韻 老七
標簽:

流水聽琴
中國文人慣以古琴為伴。有琴有詩,是他們向往并身體力行的愜意人生。琴是音與意的和諧,蘊含其中的道理,暗合禪理。于是又有了“攻琴如參禪”、“聲音之道可與禪通”的說法。堂前靜水深潭,攜古琴坐于石上,奏一曲古韻。如此空靈悠遠的境界,蘊含著無窮的禪意。
攝影/禧閣 供圖/行者先生
中國文人慣以古琴為伴。有琴有詩,是他們向往并身體力行的愜意人生。琴是音與意的和諧,蘊含其中的道理,暗合禪理。于是又有了“攻琴如參禪”、“聲音之道可與禪通”的說法。堂前靜水深潭,攜古琴坐于石上,奏一曲古韻。如此空靈悠遠的境界,蘊含著無窮的禪意。
攝影/禧閣 供圖/行者先生
樂土在輞川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是唐朝詩人兼畫家王維的詩句。隨心所欲,漫步而行,水之清澈,云之曼妙,盡收眼底。近代學者俞陛云尤其喜愛這兩句詩,他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云起,見妙境之無窮??晌蛱幨朗伦冎疅o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庇岜菰圃谠娭锌吹降姆鹄砗投U機,恰恰應了后人對王維的評價:“詩佛”。
是啊,這窮水觀云的情懷,只有隨緣任性的禪者才能擁有。多少人向往這詩意,追隨著王維的人生軌跡,去尋詩中禪境。于是,長安城東南的藍田縣境內,巍峨的終南山下,一座充滿禪意的莊園,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傳說。這莊園就是王維的禪意世界——輞川別業(yè)。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