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說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2期
標簽: 讀編互動
薊的領地
天津·古聞達
翻開這期《博物》,發(fā)現“草木莊園”介紹的植物,竟然就是我家小區(qū)里叢生的那種野草,去郊外爬山也老能看見,現在終于知道了它叫什么名字,前天回家路上,說得我爸很佩服。不過我爸還接著問,天津、北京和河北一帶,有好多地名都帶“薊”:天津薊縣,燕京八景里的“薊門煙云”,好像戰(zhàn)國時代的燕國都城也叫“薊”吧,是不是因為這些地方都長有很多薊呢?另外文章里說,薊是一種可以吃的野菜,但它這么常見,為啥沒聽說過誰吃呀?
《博物》
對,這些地方的確都是因為多薊而得名。燕國都城薊位于今天北京西南,后來古薊州的領域跨越了今天河北北部和京津的許多地方,這一帶自古就有很多薊生長。薊雖然能吃,但有一股苦味,吃之前要先在涼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比較麻煩,又不太好吃。所以如果不鬧饑荒,平時人們不怎么吃它?,F在薊一般用來入藥,它的根部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功效,在野外受傷時,可以挖出薊的根,搗碎敷在傷口上救急。此外,對于養(yǎng)蜂人而言,薊還是一種吸引蜜蜂的輔助蜜源植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