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冬天到來,弗蘭格爾島就像一片巨大的白色花園 平均每年有長達11個月的時間都被冰面包圍的弗蘭格爾島,不只是很多特有動植物的香巴拉,也是眾多探險家的夢想之地。有人在冰面解凍的夏季前往島上,也有人專門在冬天前來。那時,大雪同時覆蓋了地面和冰面,模糊了二者之間的界線,這個足有7000多平方公里的島嶼就像一片巨大的白色花園。攝影師從高處俯拍下這片寂靜的白色花園,被冰面包裹的地面像月光一樣平滑,并向無邊無際的深淵延伸開去。
懸崖之上的城堡 北極熊專家Nikita Ovsyanikov曾將赫洛德島描述為一個外部為懸崖所包圍的巖石城堡,可謂十分貼切。小島聳立于一片堅硬的巖石之上,這為科研人員進入島上增加了難度,但也提供了新的觀測方法。在冰雪融化的夏季,為了避開大型哺乳動物的攻擊,科學家們常乘坐一種特殊設計的船只,在海面上繞行島嶼外側觀察。北極熊是這里最著名、數量也最多的哺乳動物,它們絲毫不理會正在水上觀察它們的科研人員,正信步走過它們的夏季花園。
猛犸象河 猛犸象大概在一萬年前消失于世界各地,除了弗蘭格爾島。體型巨大、身高足有三四米的猛犸象,演變?yōu)橹挥衼喼尴蟀愦笮〉馁逍兔歪锵?,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孤島上繼續(xù)生活了六七千年。它們曾是弗蘭格爾島上最醒目的動物,分布于島上各個角落??茖W家們根據在島上的發(fā)掘成果,將那些密集分布著猛犸象化石的地區(qū)命名為“猛犸象河”、“猛犸象山”。圖中,來自幾個國家的科學家正聚集在猛犸象河繼續(xù)尋找它們的遺骸,其中一位肩上扛著珍貴的猛犸象牙齒化石。
第一次發(fā)現完整的猛犸象化石 因為極度的嚴寒,極北地區(qū)成為保存化石的天然冰箱。猛犸象曾頻繁活動于這一帶,人們常能從地下挖出幾千年前的猛犸象化石。局部器官的化石雖然容易發(fā)現,卻極少能見到一頭完整的猛犸象化石。天賜良機,兩年前,攝影師拉特爾在弗蘭格爾島對岸的陸地上目睹當地居民發(fā)掘了一頭完整的猛犸象化石,并拍下全過程。之后,科研人員試圖取出猛犸象體內的DNA,并將它們植入其他動物,如亞洲象體內,而進行猛犸象的克隆,這一想法目前尚在實驗階段。
溝壑縱橫的聚會廣場 隨著氣溫的日漸回升,弗蘭格爾島上的鳥類也越來越多。夏季時,每個山谷里都筑滿鳥巢,累計有數十萬只,以三趾鷗最多。這是一種冬天避寒于地中海和北太平洋,夏季卻生活在極地的冬候鳥。它們親近海洋,以魚、浮游生物或是船上的垃圾為食,最青睞的棲居地是海岸邊的巖礁或是溝壑縱橫的懸崖之上。弗蘭格爾島的三趾鷗主要活動于東西海岸,傳說只有當它們在懸崖上筑巢時,人們才可能在靠近陸地的海面上看見它們。我們的攝影師很幸運,當他從赫洛德島返回弗蘭格爾島的途中,在東海岸的崖壁邊邂逅了這群數量龐大的三趾鷗。
巖石城堡與水鄉(xiāng)澤國 弗蘭格爾島能像加拉帕戈斯群島一樣保留很多特有生物,得益于島上豐富的地形:西北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中央是最高海拔可達千余米的高山,南部臨海處多是險峻的巖石山(上圖),北部則有900多個淺水湖泊和池沼(下圖)。這些多樣性的地形,加上這里沒有受到冰河的影響,使得不同種類的動植物以及很多特種動植物都能在這里生存,它們中有的只能在弗蘭格爾島以南很遠的地區(qū)生存,有的已在其他地區(qū)滅絕,弗蘭格爾島因此成為很多動植物最后的存活點。
北極熊的婦產醫(yī)院 北極圈通常指北緯66.6度以北的地區(qū),這里因為極度的嚴寒而使得動植物難以生存,弗蘭格爾島在北緯70度,常年為冰雪覆蓋,卻有著極為豐富的動植物。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這里遠離塵世,如同桃花源。以北極熊為例,它們在別處難以存活,卻泛濫于弗蘭格爾島,每年都產下大量幼仔,甚至有科學家戲稱這里為“北極熊的婦產醫(yī)院”,它們稱霸于島上,即便是大型的海象,也只能成為它們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