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燈籠高掛之時就是喜慶來臨之際。在中國,紅燈籠是一個被運用得最為廣泛的吉祥符號。“燈”與“丁”語音相近,意味著人丁興旺?!伴_燈”象征著前途光明,而“張燈結彩”表達的則是國泰民安的景象。圖中這個高約7米的巨型紅燈籠懸掛在上海徐家匯東方商廈門口,為的是營造元宵節(jié)來臨的喜慶氣氛。攝影/馬達
古鎮(zhèn)的水系是祖先留下的活的遺產。圖為浙江西塘的清晨,居民一天的生活就從水面的活動開始。攝影/馬達
圖2為都江堰上的中國五大古橋之一——“安瀾橋”,它歷經重建,最初樣式為竹索橋(攝影/馬達)。
有事當眾說 據(jù)史料記載,在開封府的大堂后面,是官員們的議事廳,兩者之間有一個“謁禁”的牌子,意為拜訪者需止步于此,這是因為議事廳是開封府長官與僚屬們議事之所,事關機密不能外泄,另外拜謁者有事應當眾說,不應該在官員較為私密的“辦公室”內談,以免瓜田李下之嫌。官去民來,今天這塊謁禁牌子后面,滿是好奇的游客。攝影/馬達
宋代皇家科學院 宋徽宗在位期間,一度廢止了科舉,改為通過太學教育系統(tǒng)選拔人才。但太學的“上舍生”們,修習的仍是儒家經典,似乎還是滿足不了這位藝術家皇帝建立文藝盛世的需求。于是他通過各種手段選取了大量音樂、藝術、數(shù)學人才,這種舉措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開了皇家科學院的先河。圖為開封市博物館館藏的大晟樂府鐘,它是宋徽宗的大晟樂府為定音律而鑄,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音樂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攝影/馬達
“鐵塔”非鐵鑄 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的開封鐵塔,是典型的仿木結構樓閣式塔。此塔雖被稱作“鐵塔”,卻是一座貨真價實的琉璃磚塔。只因琉璃磚為褐色,仿似鐵色,故而得名。此塔體現(xiàn)出宋代造塔材料的多樣化。圖為開封鐵塔的局部,琉璃磚上的人物造像栩栩如生。 攝影/馬達
圖為故宮儲秀宮內的一幅仙鶴屏風,屏風上,數(shù)只仙鶴棲息于仙境之中,遠處仙閣高聳,香煙繚繞。 攝影/馬達
戰(zhàn)國錯金嵌松石銀鈕青銅帶鉤(攝影/馬達) 極致之美 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再系腰帶時,會配上一只精美的掛鉤,有的由青銅鑄造,也有的用黃金、白銀、鐵、玉等制成。包括甘肅在內的中部、東部地區(qū)所出土的這些帶鉤,數(shù)量之多、款式之美、工藝之精,令人贊嘆。帶鉤隨著腰帶的變革而消失,卻成為古代文物中難得的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