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片 | 破碎的完美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8年第05期 作者: 林淼
標簽: 文化遺產(chǎn) 遺產(chǎn)風景 讀史筆記 風云人物 文物故事

左頁圖為南宋官窯青瓷弦紋貫耳壺。自然破碎的釉面,造成了一種無形之形,每一個碎片都各不相同,看似凌亂、無序、毫無意義,連成一片卻有一種和諧、均衡的美感。恰似陰陽哲學中的動與靜、分與合,有無相生、前后相隨,無窮無盡,而道在其中矣。供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夜幕輕啟,汴京延福宮中已燃起星星點點的燭火。宋徽宗趙佶今日興致甚高。早些年,定窯瓷器略有微瑕,曾下旨讓汝州燒制青瓷器,得眾器天青一色,讓趙佶頗為得意。這幾日,陽翟(今河南禹州)又奉上新品,說是當?shù)馗G工仿制汝器偶得。新品是玉壺春瓶,但見天青之中更增一抹紅霞。更妙的是,釉色純正的瓷器釉面,卻密布細微裂紋,細細摩挲卻又極為潤澤。趙佶愛不釋手,提筆寫下“開片”二字,給新品定了瓷名。幾番把玩,竟一夜無寐。
第二天,徽宗遂下旨意,命陽翟年年供奉新瓷若干。旨意傳回陽翟,窯工便犯了難。窯中乾坤,原難把握。奉上朝廷帶有開片的瓷器,不過是暴風驟雨之時妙手偶得的孤品,哪能年年都生產(chǎn)得出來?那燒窯似和下雨頗有些關(guān)系,但誰又能保證大雨總在燒窯關(guān)鍵之時降臨呢?然而,為今之計,也唯有祈雨了。于是老窯工以陶土為原料,造龍王之形,每逢燒窯則祈禱叩拜。想不到雨水竟如期而至,陽翟遂得以年年燒出帶開片的瓷器以進貢。陽翟鈞窯瓷器由此名揚天下……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