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水蜜桃,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 在线,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專家訪談 “無紙化時代”下的中國手工造紙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8年第07期

標簽: 發(fā)明與技術   文化符號   

當紙張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手工造紙將何去何從?我們采訪了兩位專家,請他們分別講述關于中國手工紙的境遇與未來。
宣紙還能干什么?
藝術家朱金石用這件裝置作品《時間的船》,給出了令人驚奇的答案。14000張具有防火功能的特制宣紙,經揉皺定型,疊搭在1800棵細竹上,由2000根七米綿線自屋頂懸垂而下,產生了一種從未存在的空間幻覺。古老的材料在現(xiàn)代藝術的詮釋下煥發(fā)新生。
攝影/釋靜恩

湯書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手工紙研究所所長 繪畫/目奈十三

中國手工紙的家底

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電子產品的普及,令紙張的使用越來越少。而自2008年至今,您卻帶領團隊進行中國手工造紙的田野調查和《中國手工紙文庫》的編纂工作,這是為什么?

大家知道,中國是無可爭議的世界手工造紙發(fā)源地和技術中心,發(fā)明手工造紙至少已有2000年的歷史。漢朝開創(chuàng)的這一偉大發(fā)明,開啟了全人類“紙文明”的時代,使知識與文化得以便捷、快速、高品質地傳播擴散,使交流不再局限于小區(qū)域和高代價,社會進步因此大大加速??梢哉f,全世界手工紙的根源和起點,都是來自于漢紙系統(tǒng)的恩惠,并從最傳統(tǒng)工藝的不斷完善中,生長出來。

責任編輯 / 郭婷  圖片編輯 / 陳敬哲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