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國夢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9年第06期 作者: 初夏
標簽: 歷史拾遺

眾“智”成城
揮汗如雨的勞作,繁忙有序的人流,如金字塔般矗立的人造工程,這幅畫描繪了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營建莫角山宮殿的壯觀景象。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土木工程,不僅需要舉國而動的人力和物力,更需要高超的建造智慧。
揮汗如雨的勞作,繁忙有序的人流,如金字塔般矗立的人造工程,這幅畫描繪了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營建莫角山宮殿的壯觀景象。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土木工程,不僅需要舉國而動的人力和物力,更需要高超的建造智慧。
“石”破天驚——它是誰?
在下一鏟土揚起之前,誰也不知道地下掩埋著什么,這使考古人變得有點像狩獵者,心情不停在落空與驚喜間搖擺。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帶領考古隊,到杭州余杭區(qū)瓶窯鎮(zhèn)試掘一塊不起眼的、池塘邊的低地,故事就這樣接踵而來。
十幾年前,“良渚文化”已經(jīng)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名字了,但卻還不能用耀眼來形容。雖然到2002年時,良渚遺址群成員已達到135個,其中不乏重大遺址出現(xiàn),如反山大墓、瑤山祭壇、莫角山巨形建筑基址……“良渚”越來越引人入勝,可人們還是說不清,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