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的誕生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9年第10期 作者: 貽芥
標簽: 文化符號 文化遺產(chǎn)

以印為信
人們常將印、信合稱,泛指公私印章,把印的信用象征的含義納入其名稱之中。左頁圖為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劉賀”印章,直接透露出了墓主人的身份。古墓葬中常常出土陪葬用的印章,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最佳證據(jù)。
攝影/郭晶
人們常將印、信合稱,泛指公私印章,把印的信用象征的含義納入其名稱之中。左頁圖為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劉賀”印章,直接透露出了墓主人的身份。古墓葬中常常出土陪葬用的印章,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最佳證據(jù)。
攝影/郭晶
璽節(jié)同根生
楚懷王六年(前323年),楚國派遣令尹(楚國最高官職)昭陽率領軍隊攻打魏國,在襄陵獲得大勝,占領了對方八座城邑,一掃六年前魏國乘楚王國喪時來伐的陘山戰(zhàn)敗之恥。
也是在同一年,楚王在游宮中命令負責工程建設、鑄造、文織等事務的大工尹脽、織尹逆等人,為王室貴族鄂君啟鑄造了幾枚“節(jié)”。“節(jié)”長什么樣兒?兩千多年后,一個偶然的發(fā)現(xiàn),揭開了它們的面紗。
責任編輯 / 安洋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