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石窟 隱于山林的道教秘境
從常陽太尊像說起
與佛教石窟相比,道教石窟的存世數(shù)量可謂屈指可數(shù)。那么,太原西南郊的龍山,何以成為道教石窟所在地?在踏入龍山石窟前,我們不妨先在太原純陽宮中,尋找道教造像興盛的歷史密碼。

道教杰作
龍山石窟開鑿于龍山之巔的一塊巨石之上,自上而下分三層,共九窟,開鑿于唐元明三朝,內雕鑿有道教神仙和真人像,見證了道教在山西的發(fā)展歷程。
龍山石窟開鑿于龍山之巔的一塊巨石之上,自上而下分三層,共九窟,開鑿于唐元明三朝,內雕鑿有道教神仙和真人像,見證了道教在山西的發(fā)展歷程。
純陽宮內有一座常陽太尊像(即太上老君),據(jù)銘文記載,雕鑿于唐開元七年(719年),是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