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瓷 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
于清三代御窯瓷器,民國學者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形容得頗為恰切,他以唐代詩家為喻,稱康熙瓷器猶如李白、杜甫,“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雍正瓷器頗似王昌齡、岑參,“高華而清貴”;乾隆瓷器則類元稹、白居易、溫庭筠與李商隱,“千人所愛,雅俗共賞”。三朝名品眾多,如今大部藏于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就藏品類型及質量來看,兩館各有擅場,亦有重合。不妨以許氏之評為引,擇臺北故宮所藏二三,徐徐賞之。

清 康熙 琺瑯彩花卉蓮花式盤
高2.6厘米 口徑19.6厘米 底徑11.5厘米
在甜白釉瓷上施琺瑯彩 今與古、中與西的融合
圖是清康熙琺瑯彩花卉蓮花式盤(又名清康熙加彩琺瑯彩牡丹紋盤,攝影/雨演眼中的世界),這種在瓷胎上繪制琺瑯彩的器物,是康熙時期學習西方金屬胎琺瑯器的創(chuàng)新之作。此器是在一件明永樂甜白釉菱花式盤上直接施彩而成的,類似的白釉盤,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收藏,如下圖所示。
高2.6厘米 口徑19.6厘米 底徑11.5厘米
在甜白釉瓷上施琺瑯彩 今與古、中與西的融合
圖是清康熙琺瑯彩花卉蓮花式盤(又名清康熙加彩琺瑯彩牡丹紋盤,攝影/雨演眼中的世界),這種在瓷胎上繪制琺瑯彩的器物,是康熙時期學習西方金屬胎琺瑯器的創(chuàng)新之作。此器是在一件明永樂甜白釉菱花式盤上直接施彩而成的,類似的白釉盤,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收藏,如下圖所示。

明 永樂 甜白花卉紋葵花式盤
高2.6厘米 口徑18.8厘米 底徑11.8厘米
高2.6厘米 口徑18.8厘米 底徑11.8厘米
康熙琺瑯彩瓷:無美不臻
一如蒸蒸日上的國力,康熙朝開啟了清代制瓷業(yè)的巔峰時代,其產品風格多樣、獨樹一幟,灑脫、剛健、傳統(tǒng)、開放,兼而有之。代表作品如郎窯紅、素三彩、天藍釉瓷等層出不窮,琺瑯彩瓷器亦在其列。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