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心 漢帝國的博物世界
標簽:
漢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帶著500多人組成的龐大隊伍,前來朝見漢天子。這一次單于親朝的規(guī)模空前,漢廷猶豫了很久才終于許可此事。哀帝此次給使團安排的住所,也頗令人遐想聯(lián)翩:上林苑蒲陶宮。蒲陶,也就是葡萄,據古代地理典籍《三輔黃圖》載,蒲陶宮位于上林苑的西面。顧名思義,這大概是一座專門以種植葡萄為景觀的宮室。
葡萄一詞,應由大宛語budaw而來。而我國原生的東亞種葡萄,在古書中叫作“蘡薁(yù)”,因為味酸,向來只作釀酒之用。匈奴單于所居的蒲陶宮,應該是口感較好的歐亞種葡萄。那時西域諸國中,出產汗血馬的大宛國(約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同時是最知名的葡萄酒產區(qū)。《史記》說大宛“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另外,當地還有以苜蓿草喂養(yǎng)寶馬的習慣,于是漢朝的離宮別館,除了葡萄外,還種滿了苜蓿,司馬遷以“極望”二字概括了這一盛況。
中亞植物如何出現在長安的宮苑中?很多人都能聯(lián)想到一個著名的故事:張騫出使西域。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