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語]
中國人能近代化嗎? 能現(xiàn)代化嗎?
關于鴉片戰(zhàn)爭的教訓,學術成果頗多,但是當我看到著名史學家王爾敏的著作時,仍有出乎意外之感。在《弱國的外交——面對列強環(huán)伺的晚清世局》一書里,王爾敏先生披沙淘金,在史實里提取了一些為人們所忽……
作者: 黃秀芳
-
[聲音]
聲音
為緩解客流壓力,湖南鳳凰古城旁擬建新城。但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副教授劉暢看來,新建或重建都不是真正的保護?!叭魏我粋€文物建筑環(huán)境都需要控制參觀人數(shù),這才是必須的”。
-
帝國的皇冠 德國·亞琛大教堂
當查理曼大帝于公元814年過世時,亞琛大教堂成為他最后的安息之地。自936年至1531年,先后有32位德國國王在此加冕。因普魯士第一位國王弗雷德里希一世把查理曼大帝歸入圣人之列,這里又成為阿爾卑斯山脈以北……
作者: 周劍生
-
公共建筑,應該是誰的審美?
最終,盡管大劇院橢圓大巨蛋的造型,大違中國建筑的傳統(tǒng),被戲稱為“大笨蛋”;但它體量巨大、威嚴壓迫,卻是深受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影響——展現(xiàn)權力的威嚴。它和歷史上的官方建筑一脈相承。比如中國的城門……
作者: 丘曉江
-
[特別策劃]
弱國與他的外交戰(zhàn)
弱國無外交,這幾乎是一個定論??梢灿腥苏f,弱國才更懂得外交,因為外交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法寶。近代中國打了大大小小無數(shù)次外交戰(zhàn)。從自以為是,到方寸大亂,再到有禮有節(jié)。面對嶄新而又陌生的時代……
-
[特別策劃]
一段被嚴重低估的弱國外交 對話馬勇
西方工業(yè)革命后,出現(xiàn)了巨大的產(chǎn)能過剩,因此必須去全世界尋找市場和資源。這時中國被卷進去,很難說是一個壞事。當時中英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中國既不愿打開市場,統(tǒng)治者也沒有意識去培養(yǎng)人民的……
作者: 馬賽屏
-
[特別策劃]
為了黑土地上的龍旗 《馬關條約》
李鴻章的官轎,一直由日方警察稀松地看護著,一路上總有目光怪異的日本百姓夾道圍觀。忽然,人群中像箭一樣沖出一個人,對著轎子開槍。幸好刺客槍法不佳,子彈從李的左臉下顎擦過。李鴻章畢竟是經(jīng)歷過腥……
作者: 陳樂
-
[特別策劃]
李鴻章叩問列國 合縱連橫
李鴻章的德國之行,受到的接待規(guī)格是五個國家中最高的。從他進入德國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儼然國家元首:他下榻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曾住過的凱撒宮,德方招待他非常用心,“凡口之于……
-
[特別策劃]
一場“死案”的較量 二十一條
此話絕非空穴來風。此時,日本對中國采取了“廣撒網(wǎng)”的策略:貸款給岑春煊一百萬元;又貸款給孫中山,支持上海和山東中華革命軍起義反袁;還派駐上海武官青木中將以及在越南的日本商人協(xié)助梁啟超,從上……
作者: 蘇全有
-
[特別策劃]
粉碎麥克馬洪的陰謀 《西姆拉草約》
1914年,英國背著中國政府,炮制了一條中印邊界線——麥克馬洪線,非法將西藏東南部約9萬平方公里的一塊中國土地“劃”給了英屬印度,即今天的阿魯納恰爾。這條所謂的“邊界線”,給歷屆中國政府制造了巨……
作者: 何益輝
-
高小龍:故紙暖人心 名人與收藏
高小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接觸民國書報刊時的震撼,那種震撼就像埋在他心里一顆必然開花的種子。于是,收藏它們,成為他日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使他成為一個準專業(yè)級的收藏家。
作者: 邱棟潔
-
-
-
[民藝鏡頭]
民藝鏡頭
箍桶匠被叫作“圓匠”,不和見棱見角的方木塊打交道。從學藝之初,即練習把握每塊木板的大小、鋸準根根不同的角度,才能拼合出一只完美無缺的桶。受到塑料水桶的挑戰(zhàn),江西樂平鄉(xiāng)村的這位圓匠,生意日淡……
-
[讀史筆記]
中國式離婚 讀史筆記
從上述“離婚”一詞的上下文來看,離婚應當是當時朝廷下令解除婚姻關系的特殊叫法,因為女方多是皇親國戚,出于皇室的尊嚴,“離”有男女平等分開的含義。然而,歷史令人失望的是,“離婚”不是自古就有……
作者: 顧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