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龍“變身”
恐龍復原靠譜嗎?
標簽: 動物世界
地上跑改水里游
今年9月,兩位古生物學家宣布,他們在摩洛哥找到了一具空前完整的棘龍化石。新化石不但包括棘龍標志性的長嘴巴、大背帆,還有首次現身的后肢部分。要知道,人類發(fā)現棘龍110多年來,一直都沒找到它們的完整四肢骨骼,對它們的體態(tài)復原主要參照其他肉食恐龍,所以通常認為它們也有著一雙強壯的后腿。然而根據新化石,棘龍的后肢只有之前認為的一半長,只能伏著身子行走了!以此全新復原的棘龍由于站不起身,伏著身子只有2米多高,就算加上背帆也不過4米。
棘龍“變身”變的不僅是模樣,也為它們的半水生習性提供了更多依據。近年來,古生物學家從棘龍化石上找到了許多半水生特征,諸如頭骨上的壓力感應孔、適合潛水的高密度骨骼,以及化石中與水生動物類似的氧同位素含量……而此次的發(fā)現,有望證明棘龍的整個身體結構都更適合游泳,而不是走路。憑借超過15米長的身軀、尖利的爪牙,一條暢游水中的棘龍無疑是當時的“淡水之王”。
責任編輯 / 董子凡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