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都是誰挖的洞?
水與風的挖掘技術
巖溶:滴水穿石柔克剛
“滴水穿石”告訴我們,千萬別小看水的力量。瀑布、江河、湖海、地下河……只要有水的地方,幾乎都有被它們挖出的洞,這些洞主要可分為兩大類:陸地上的洞和海邊的洞。
陸地上規(guī)模較大的水蝕洞,大都與石灰?guī)r的分布相關。因為在陸上,水的力量有限,只好“欺軟怕硬”,容易發(fā)生微量溶解的石灰?guī)r,無疑是最好“挖”的。這種邊溶邊挖的技術,造就了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在地表“挖”出溶溝、巖溶漏斗、溶蝕洼地……在地面下、山體內,則“挖”出四通八達的溶洞。
責任編輯 / 林語塵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