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皇帝”的豐碑 圣索菲亞大教堂與查士丁尼一世
標簽: 建筑文明
基建狂魔深感驕傲
公元532年初,一場動亂席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大片建筑被毀。平亂后,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好好搞一搞首都的基礎建設:教堂、皇宮、公共浴室、公園……都要翻修擴建。主要建筑不能再用木頭建了,改成石砌的,要經得起風浪,還要足夠富麗堂皇!
皇帝征調上萬民夫,從全國調運石料。一座座新建筑拔地而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恢弘的圣索菲亞大教堂。537年12月27號,在大教堂竣工典禮上,查士丁尼一世驕傲感嘆:這項工程讓我超越了所羅門王?。ㄋ_門是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君主,《圣經》記載他建了超豪華的圣殿和王宮,被后世很多帝王引為榜樣。)
責任編輯 / 林語塵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