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動世界 形形色色的野生兔
草兔(蒙古兔):本土野兔代表
在我國各地,生活著兔屬的11種野兔(具體分種仍有爭議),其中好幾種是從“草兔”一個種分拆出來的。不過目前分布最廣的一種,中文名仍叫做“草兔”,又名蒙古兔、托氏兔。它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北大部分省區(qū),我國古人見到的野兔,主要就是這種。
草兔的拉丁文種名“tolai”,并非紀念某位“姓托的”動物學家,而是蒙古語“兔子”的音譯。它們個頭中等,耳朵比家兔略短,尾巴卻挺長,約有身長的1/5。不同地區(qū)的草兔,背部毛色可能是沙黃色、棕褐色或駝色,以符合當地植被環(huán)境,形成保護色。
責任編輯 / 董子凡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