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崩·武王墩大墓 墓主人是誰?

鳳鳴虎嘯 聲、色、形的巧構
虎座鳳鳥漆木鼓架,是楚地特有的一種樂器,其比出土于楚國高等級墓的同類器物還大,屬楚王室及高等級貴族專用器物。盜出時被截斷,如今只見殘肢,本圖為虎底座,下圖為承托鼓架的鳳鳥局部。根據(jù)復原圖,我們可以想象它原來的樣子:猛虎匍伏于鳳鳥腳下,鳳鳥昂首屹立,鼓身懸于背向兩鳳鳥之間。鳳鳥仰天長嘯,似為鼓壯聲威,威嚴與氣勢赫然在目,體現(xiàn)了楚人絕妙的想象力和極高的制作技藝。
虎座鳳鳥漆木鼓架,是楚地特有的一種樂器,其比出土于楚國高等級墓的同類器物還大,屬楚王室及高等級貴族專用器物。盜出時被截斷,如今只見殘肢,本圖為虎底座,下圖為承托鼓架的鳳鳥局部。根據(jù)復原圖,我們可以想象它原來的樣子:猛虎匍伏于鳳鳥腳下,鳳鳥昂首屹立,鼓身懸于背向兩鳳鳥之間。鳳鳥仰天長嘯,似為鼓壯聲威,威嚴與氣勢赫然在目,體現(xiàn)了楚人絕妙的想象力和極高的制作技藝。

圖為承托鼓架的鳳鳥局部。
樂器有故事
楚故都壽春城(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其西南方向約13公里處,有一個高大土墩,被當?shù)厝朔Q作武王墩。這個土墩可不普通,1981年,被安徽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王墩埋藏著怎樣的秘密?因文物部門未批準挖掘,謎團常年被塵封于地下,未見天日,但外界的猜測及盜墓分子的覬覦未曾停止。從2015年起,武王墩先后被盜掘3次。首次盜掘因資金不足且盜洞被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而被迫中止。2018年又發(fā)生了兩次盜掘,淮南市公安局隨即展開3個月的偵辦,將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并追回77件被盜文物。在首次追回的文物中,有一對鎏金虎首銅構件,經考證,它為固定編鐘的插銷。公安機關順藤摸瓜,追回了銅編鐘、石編磬、銅虎座等樂器。楚文化的探秘之旅由此開啟。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