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
東北大地上的特別故事

朝鮮族擅長在寒冷地區(qū)種水稻。他們克服了圖們江、鴨綠江流域山多、荒原多、沼澤多和寒冷、無霜期短等困難,營造出大面積的良田。今天,延邊等朝鮮族聚居區(qū)已成為東北地區(qū)著名的“水稻之鄉(xiāng)”。圖為1973年,吉林省朝鮮族女社員玄順姬正在耕作。攝影/朱憲民
民族身份:漫長的歷史爭議
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山水相連,自古以來,就有“唇齒相依”的比喻,雖然有一江相隔,但這點屏障對兩地的居民來說,并非難以逾越的阻礙。自古以來,大陸居民曾源源不斷地進入朝鮮半島,改變著半島的居民構成,兩國居民的交往也頗為頻繁。
那么,那些從半島來到中國的人們,他們及其后代的身份,在歷史上又是如何界定的呢?是朝鮮人,還是中國人?對此,曾有過漫長的爭議。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