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傳的絕技——活字印族譜

潘禮潔夫婦被平陽縣水頭鎮(zhèn)北山外坳村的陳氏家族請去做譜,他們用的是鉛字模。圖中妻子正從鉛字模盒中撿字,丈夫則正在往宣紙上拓字。
譜是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中國歷史上,地方官僚、名門望族常以族譜來證明自己的高貴血統(tǒng),并代代延修,保持門閥。下層社會因無法把握命運,更是將族譜視作靈魂的歸依。
直至20世紀(文革期間停過幾年),浙南地區(qū)的地方宗族每隔10至20年,仍然鄭重其事地編修族譜。由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成立專門小組(率頭人尊稱為“族長公”),籌集專門款項,派出族中得力子弟,捧著家譜奔走南北,將散落各地的族人一一錄記;同時延請譜師,大張旗鼓地修訂新譜。
責任編輯 / 劉晶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