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編織中國的菜籃子

上午9:00的燦爛陽光照在巨大的蔬菜標志上,這些幾層樓高的白菜、辣椒以及南瓜模型隨時提醒我們,這是來到了中國蔬菜之鄉(xiāng)——壽光。
黃河改歸山東入海以來,持續(xù)的泛濫改道以及與之相伴的泥沙淤積,使原本丘壑縱橫的地面,因泥沙堆積而趨于平坦,還使新鮮的土壤富含各類礦物質和營養(yǎng)成分,可謂天然的種植地。壽光就位于黃河三角洲地區(qū)。這里土壤孔隙發(fā)達,疏松的土層適于種植各類農作物,尤其是來自黃土高原的泥沙,還攜帶著豐富的微量元素、有機質和礦物質,這都是種植優(yōu)質蔬菜的必備自然條件。濱海臨河,既利灌溉,又有潮濕的氣流涌入。凡此種種,造就了壽光大面積種植收益高于傳統糧油作物的地理基礎。長期的蔬菜種植,還使當地農民掌握了大量最實用的技術。10多年來,壽光先后有4700多名村民被請到全國26個省的種植區(qū)講授蔬菜大棚技術。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