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黃絲橋的迷茫
標簽: 文化地理 古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母親 王翠娥 88歲 (苗族)
戶主 龍云平 49歲 (苗族)務農
妻子 楊滿鳳 39歲 (苗族)務農
長子 龍 濤 18歲 (苗族)務農
次子 龍 勇 16歲 (苗族)打工
龍勇打工月薪300元,龍云平夫婦和大兒子在家務農每年收入近4000元,加起來全家年收入將近8000元。
戶主 龍云平 49歲 (苗族)務農
妻子 楊滿鳳 39歲 (苗族)務農
長子 龍 濤 18歲 (苗族)務農
次子 龍 勇 16歲 (苗族)打工
龍勇打工月薪300元,龍云平夫婦和大兒子在家務農每年收入近4000元,加起來全家年收入將近8000元。
說到湖南,近年來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于鳳凰。都說鳳凰古城有三張名片,一張是寫了沱江和翠翠的沈從文,一張是苗疆長城,另一張則是離它25公里的石頭城——黃絲橋。于是,當我為了尋找一個湖南特色家庭,躑躅在鳳凰古城的虹橋上時,遇到賣銀首飾的苗家姑娘周陽蘭,一下子“得來全不費功夫”——她自告奮勇要帶我去黃絲橋找一戶人家,還愿意擔任我的苗語翻譯。

一小時以后,我們就走進了始建于公元686年的黃絲橋。經宋、元、明、清歷代改造修葺,而今它還保持著石頭古城的風貌。城堡的格局清晰可見,高五六米、厚和寬都近3米的城墻縱然還堅固牢實,但已長滿了青綠的苔蘚。這里古為屯兵之所,和苗疆長城一樣,是歷代統(tǒng)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釁的前哨陣地。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