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為何能躲過盜墓之劫?

千鈞一發(fā)之際,海昏侯墓逃過一劫
圖為?;韬钅怪鳂∈覂龋谝唤z不茍地處理文物的考古人員(上)。盜墓團隊使用技術手段,精準地測定了主墓室正中位置,并打下了一個深達14米的盜洞。盜墓者循盜洞而下,已經將主槨板鋸開,離發(fā)現主棺“功虧一簣”(下)。村民的及時報警、考古隊員的及時搶救,讓海昏侯墓免于被盜。
圖為?;韬钅怪鳂∈覂龋谝唤z不茍地處理文物的考古人員(上)。盜墓團隊使用技術手段,精準地測定了主墓室正中位置,并打下了一個深達14米的盜洞。盜墓者循盜洞而下,已經將主槨板鋸開,離發(fā)現主棺“功虧一簣”(下)。村民的及時報警、考古隊員的及時搶救,讓海昏侯墓免于被盜。

由盜墓引發(fā)的?;韬钅箍脊虐l(fā)掘
2011年3月23日,正在做飯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軍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接到電話后,楊軍匆匆放下手中的鍋鏟,迅速趕往南昌郊外的墩墩山。
墩墩山,是南昌人所共知的荒郊野嶺。這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能讓楊軍連飯也不吃?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翙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