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凍雨 災害天氣亦會造就難得景色
每天《新聞聯(lián)播》之后的全國天氣預報是我年少時所鐘愛的電視節(jié)目。那時沒有像今天這般豐富的紀錄片和短視頻,南北方不同城市的氣象與溫度差異,讓我對全國各地的氣候特點有了最初概念。播音員偶爾會播報一些不怎么常見的氣象術語,比如霜凍、冰雹等。如果能夠聽到這些詞匯,我就會格外留意。

包括江西在內的我國諸多省份冬季都可能會出現(xiàn)凍雨天氣。凍雨發(fā)生時,地表溫度通常略低于0℃,雨滴落至地面以及物體表面后,迅速凝結成冰。在2022年歲末發(fā)生的凍雨中,粗大的竹子被凍雨形成的冰壓彎,竹葉上也凝出一層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冰殼。
上世紀90年代,元旦前后的某天,天氣預報播報江西省會南昌的天氣時提到了“凍雨轉陰”。凍雨是什么天氣?它和雨、雪有什么區(qū)別?當時凍雨用到的氣象圖標似乎是烏云中落下雨滴與雪花;而在一本氣象書上,我看到凍雨的圖標則是一個鏡像后的字母S被向左旋轉90度后的樣子。橫著的兩道彎內,各有一個黑點——標識很像太極圖中間的陰陽魚,或者抽象化的鴛鴦火鍋。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