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少數派報告” 云貴高原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

寄生花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和云南省南部。由于近30年都無人發(fā)現(xiàn)其蹤影,所以一度被認為已經在中國滅絕。2015年,植物學家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重新發(fā)現(xiàn)了寄生花。但在藏東南,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寄生花的蹤跡。2021年,寄生花被列入《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名錄》中。由于寄生花是寄生植物,要對它們進行人工繁育和遷地保護非常困難。最好的保護方法是建立保護區(qū)或保護小區(qū),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和相依為命的崖爬藤。攝影/朱仁斌
什么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
與珍稀瀕危植物有何區(qū)別?
2023年8月30日中午,陰有小雨。在向導金蘭帶領下,我跟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陶麗丹博士進入莽莽的原始森林。這片森林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境內的清水郎山,山野荒寥,悄無人跡。金蘭拿著砍刀在前面開路,我們要去尋找一種神秘的植物——漾濞槭。這是一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個陌生的概念。云南不僅是我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也是野生物種受威脅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所以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這一概念,最早在云南省被提出,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2005年,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wèi)邦基于此前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的相關工作,正式提出了這個植物保護生物學的新概念。
那究竟什么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呢?
責任編輯 / 左凌仁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