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 擋出黃河幾字彎 依偎后套兩千年
當空的烈日灼燒著大地,此時的后套平原正披覆著一層金黃色的厚毯。在夏日驕陽的照射下,熟透的小麥在微風吹來時泛出刺眼的光芒,滾涌起來。我的車正穿行在后套平原上,公路兩側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再過幾天這里的小麥就將迎來收割期,滾動的金色麥浪昭示著又一個豐收之年,“塞上谷倉”果真名不虛傳。

狼山上植被稀疏,黑褐色巖石裸露在外,呈現出肅殺蒼涼之景。在新構造運動中,狼山急劇抬升,向北形成傾斜之態(tài),以起伏和緩之勢向荒漠半荒漠草原——烏拉特草原過渡,是廣袤的牧場。狼山南麓1200米等高線到黃河之間,是遼闊的后套平原,狼山以突兀的姿態(tài)陡然聳立在后套平原上,如一面巨大的屏風擋在后套平原之北,將山南山北分隔成截然不同的景象。圖為站在狼山口向南眺望,山腳下便是一望無際、沃野良田的后套平原。
早上,我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出發(fā)向北,目的地是巴彥淖爾市下轄的烏拉特后旗政府駐地巴音寶力格鎮(zhèn)。還未到巴音寶力格,就遠遠看到一座黑色大山橫亙在前方,拔地而起的大山給我以沉重的壓迫感,一路上所見的即將收割的麥田也漸漸消失在遠山腳下。這座黑色大山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狼山,兩千多年來,這里上演了眾多游牧民族南下與農耕民族踞守的大戲,歷史的風云在狼山腳下翻涌跌宕,每次游牧民族的南下得力或農耕民族的踞守成功,都會對狼山腳下后套平原的社會經濟產生影響。如今這些往事,都與狼山腳下的黃河水一樣滔滔東流,化為了歷史長河中一朵朵激蕩的浪花。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二零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