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霞浦的海上 這里也有盛大的“田園”和千年“田園詩”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25年第08期 作者: 汪競帆 栗山

霞浦憑借美好的山海地貌,深厚的人文歷史,早早成名,有著“畫本霞浦、千鮮之城”的美譽。霞浦是中國海岸線最長、灘涂面積最大的縣之一,全縣漁業(yè)人口占總數(shù)一半以上,擁有中國海帶之鄉(xiāng)、中國紫菜之鄉(xiāng)、中國生態(tài)大黃魚之鄉(xiāng)、中國南方海參之鄉(xiāng)等盛譽,各類海產種類近千種。圖為霞浦秋天海面上的生蠔田,不同顏色、數(shù)量巨大的環(huán)保浮筒組成了色彩繽紛的海上田園。一艘小船載著巡視海田的漁民,穿越藍色的阡陌交通。
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山以江名,縣以江名?!边@是《霞浦縣志》中關于霞浦得名的記述。
盡管福建霞浦以絢爛的海上云霞和廣袤的灘涂著稱,但從傳統(tǒng)縣志看,仍然有著濃郁的“陸地主體”色彩。而今天霞浦最著名的景觀中,也一定少不了山區(qū)楊家溪的“榕樹農夫老?!薄绯坑徐F時,陽光穿過古榕樹的枝杈,產生丁達爾光,人們覺得很美。來欣賞和拍攝的人多了,甚至有了專業(yè)模特和道具組,專門請村中老人牽著牛在樹下走來走去,需要的話,還可以雇人放煙霧、趕鵝、放鴿子,進一步渲染“田園”的氛圍。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