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豌豆占春先
柔弱宛宛,冒寒先茁
“一碟青青豌豆煮,春在芳樽,莫道春無主。”春意漸濃,綠意也漫上餐桌:渾圓油綠的青豌豆上市了。文壇著名美食家汪曾祺說,新豌豆最適合“燴”——就是先以油鹽清炒,再加水“咕嘟”使其軟爛。清清爽爽,簡簡單單,味蕾會以最高的敏感度,去品味應時當令的“鮮”。
古人見豌豆藤蔓纖細,攀援生長,形態(tài)“柔弱宛宛然”,故而賦予它“豌豆”之名。然而,我們能在萬物初生的春天就吃上豌豆,恰是因為它看似柔婉,實則頑強——與多數(shù)豆類相比,豌豆更喜歡冷涼氣候,生長適溫在13~18℃之間,所以適合初春或深秋播種。長江以南如果深秋播種,可以讓它在地里度過整個寒冬,次年春天收獲。長江以北則多是早春播,春末夏初收,之后在空出的土地上種植其他夏播作物。豌豆還有生長期極短的早熟品種,從播種到采收只要70天,甚至可以春種春收、秋種秋收。
責任編輯 / 林語塵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