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接 運河“漂”來紫禁城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首都,也是京杭大運河的中心城市。但它雖是首都,卻仰仗南方的漕糧、京郊的石料、臨清的青磚……運河如血脈,將沿岸物質(zhì)與文化,源源不斷輸送到北京城。與……
出自:2022年第07期
-
南旺分水 穿越運河的“脊梁”
山東濟寧段在京杭運河中地勢最高,人稱“水脊”。如何讓水往高處流,便成為運河全線貫通的關(guān)鍵。明代工部尚書宋禮采納民間水利家白英的建議,于戴村筑壩,引汶水濟運,并設(shè)置……
-
天下糧倉 南糧如何北運?
大運河貫通之后,滿載物資的漕船自江淮各地北上,運往京城,正所謂“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然而,運河全長數(shù)千里,如何將糧食安全送達?沿線糧倉應(yīng)運而生。
-
大一統(tǒng)帝國 由大運河造就?
流過2500多年歲月的中國大運河,貫通南北,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五大水系一起,串聯(lián)起整個中國。大運河上,水聲脈脈,槳聲悠悠,向人們傾訴著它兩千年來一統(tǒng)山……
-
中國大運河 長河不朽
運合萬方,河合天下。中國大運河用2500年、3200公里兩個數(shù)字,昭示著它的時空長度;從政治、水利、經(jīng)濟、景觀四個維度,貫徹著它之于中國的價值。它是古代中國書寫在大地上的濃……
出自:2022年第07期
-
手繪運河長卷 千里運河蕩清波
自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中國大運河至今經(jīng)歷了2500多年變遷。它是帝制時代的偉大工程,但在新時代亦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活著的、流動著的人類遺產(chǎn)”。
出自:2022年第07期
-
-
顓頊 | 縱橫四海的大荒之主
傳說中上古帝王的名字,個個如雷貫耳,當他們齊聚《山海經(jīng)》里的大荒世界,誰最受矚目?出鏡最多的是“顓頊”:他可能顏值不高,卻是唯一死而復(fù)生的帝王,手握解開“大荒”之……
-
風(fēng)神之路
當遠古人類感知到風(fēng)的存在,風(fēng)神便孕育而生。不過,縱有千古,橫有八荒,風(fēng)神絕不止一位。他們身上寄寓了先民對天象的爛漫想象,呼嘯而過時,風(fēng)神的故事拉開帷幕……
出自:2022年第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