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的甲骨文寫作 ,是在“田”里加上四點,就像田里種著莊稼。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認為,表稠密和周遍之意??吹竭@個象形字,我立刻想起了數千年前生活在今日陜西地帶的周……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11期
“關”是一個意趣橫生的字。據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所釋,關,就是“以木橫持門戶也”——也即用一根橫木閂門。于是它既可是名詞“門閂”,又可以是動詞“閂門”??傊畬τ凇?/p>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10期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9期
“烽火戲諸侯”是中國人熟知的故事:周幽王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屢屢點燃報警的烽火,戲弄諸侯應召馳援,結果失信于諸侯,身死國滅。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8期
公元前1300年前后,第二十位商王盤庚,將都邑遷至殷地(今河南安陽),史稱“盤庚遷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殷商滅。其都邑遺址逐漸淪為廢墟,故名殷墟。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7期
北宋皇帝宋徽宗的《文會圖》,是“國寶”級書畫作品。他描繪了宋時文人的一場雅集,幾位文士在林中把盞品茗。有學者對畫中的瓷器做了統(tǒng)計、分析,稱畫中有93件都是單色釉瓷器……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6期
2023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個以茶為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產,花落“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從一樹一葉,到世界矚目,布朗人應該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榮光,因為是他們及其祖先……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5期
中國古車的發(fā)明,學界有兩種說法:一是由西方傳入,二是中國本土起源。有意思的是,持西來說的,常常以馬以及馬車的傳入等同于車的傳入。馬車等于車嗎?顯然不是。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4期
文物是歷史的“原始史料”,當歷史如云煙消散,文物卻可以喚回舊日時空,讓人們了解曾經的文明、文化。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3期
甲骨文 (王)字,形似一把有長柄的大斧——鉞(戉)。鉞為何是“王”?考古發(fā)現會給我們帶來答案。
作者: 黃秀芳 出自:202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