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蘇南經濟的“帶頭大哥”
上海2萬多名“星期日工程師”,曾是蘇南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財神爺”
1985年4月的一個星期六下午,工程師韋祖國乘坐一輛小轎車,離開上海市區(qū),前往江蘇蘇州吳江縣(今吳江區(qū))的蘆墟鎮(zhèn)。時值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韋祖國搖下車窗,盡情呼吸著野外清新的空氣。車窗外一晃而過的,是蘇州常見的鄉(xiāng)村景色:綠油油的蘆葦蕩,嫩黃的油菜花,飛舞的蝴蝶和鳴叫的鳥兒……這一切讓久居鬧市的韋祖國感覺心情格外舒暢。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韋祖國到達了目的地——一家名為吳江電線二廠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后更名為永鼎集團)。

在江蘇蘇州的昆山市與上海交界處,靜靜流淌的吳淞江(蘇州河),將江蘇與上海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畫面中河流的左側是上海,右側是昆山境內的一處上海飛地。由于歷史原因,上海在江蘇有多處飛地,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上海與江蘇緊密而復雜的關系。吳淞江發(fā)源于蘇州境內的太湖,進入上海之后稱為蘇州河,被認為是上海的母親河。這條河堪稱上海與江蘇水乳交融關系的一個重要象征。
韋祖國是上海一家國有企業(yè)——華新電纜廠的工程師,被吳江電線二廠專程請來做企業(yè)的兼職技術顧問。當時還沒有雙休日,只有星期日單休,廠領導派人開著廠里唯一的一輛小轎車,每周六下午去上海市區(qū)接韋祖國到廠里。第二天下午,司機再開車將韋祖國送回上海。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