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
砸開的是美味,不砸是藝術
老外還是土著
話說張騫出使西域,在伊朗高原附近看到了一種樹上結的堅果,外皮堅硬,敲碎后,里面的果仁香脆好吃。他覺得這個東西不錯,就帶回了中原。四百年后,西晉學者張華在《博物志》中寫道:“張騫使西域還,乃得胡桃種,故以胡羌為名。”像很多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食物一樣,這種堅果被歸在“胡”姓里,大概因為果殼長得近似桃核,加在一起成了“胡桃”,后來人們更愿意叫它核桃。
1972年,考古學家在河北南部發(fā)現了核桃的遺跡,時間遠遠早于張騫出使西域,由此推斷,中國也是核桃的原產地之一。
責任編輯 / 童曉崠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