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的“小橋流水人家”是如何建成的?
江蘇不僅地勢低平,也是我國水面占比第一的省區(qū),兩個條件相疊加就使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成了江蘇省特別是江蘇南部,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景觀。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
青藏高原上的“門檻” 219國道上的高海拔山口
由西北至東南,219國道沿著青藏高原的邊緣劃出一道曲曲折折的線條。這段國道翻越險峻的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時,需要從山間較平緩的低凹處通過,……
-
“野生動物”與“城市”的碰撞 城市化時代的新挑戰(zhàn)
城市是地球進入“人類世”最直接的體現(xiàn)之一,展現(xiàn)著人類現(xiàn)階段改造自然能力的巔峰。當提及“生物多樣性”時,人們的思緒往往會直接飛向遙遠的荒野,而不會首先想到城市這樣的……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大灣區(qū) 誰調(diào)制了這杯“馬天尼”?
一條超級雨型河珠江和它的8個入海口,孕育出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其實早在唐代,一條低調(diào)的“京廣大水道”,就已經(jīng)為大灣區(qū)的崛起埋下了歷史伏筆。之后的故事就……
-
“棍影”——在太陽轉(zhuǎn)身的地方思考
在2000多年前的夏至這一天,一個叫埃拉托色尼(約公元前276年—公元前194年)的人借助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這個現(xiàn)象,在埃及進行了一次測量,算出了地球的周長。這件事引出了我的……
-
三大灣區(qū)為何獨缺渤海灣跨海大橋
在當今世界經(jīng)濟版圖中,灣區(qū)是一個突出的亮點,全球發(fā)展條件最好,競爭力最強的城市群大都集中在灣區(qū)。要實現(xiàn)灣區(qū)內(nèi)城市的強大聚合力,綜合的交通系統(tǒng)是基礎。近幾年,中國三……
-
長江源頭 這里的草地一片金黃
長江源并不是姜古迪如冰川,那么真正的長江源究竟是什么模樣?根據(jù)“河源唯遠”原則,本文作者召集了一支“探源夢之隊”,隊員包括河流探源專家劉少創(chuàng)、水資源專家楊勇、藏文……
-
垃圾侵襲純凈告急 三江源面臨的新危機
2018年12月,珠峰大本營對游客關閉,主要原因就是不斷加劇的垃圾危機。其實,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圣潔廣袤的“中華水塔”三江源也正在面對著垃圾的侵襲和挑戰(zhàn)。常年在三江源地區(qū)……
-
地上冒出個“南大洋”
2017年11月我去了南極三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南極半島),天天都在和南大洋打交道。說來好笑,我確切地知道我來到了南大洋,但我是否到了南極還是一個困擾我的問題……
-
走紅線 感受縱橫中國的變奏之美
80年前的10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完成了亙古罕見的壯舉——長征。地圖上的紅軍長征路線,像一條捆綁松散的麻繩,在大地上盤旋扭動。盡管看起來略顯凌亂,但長征路線總體上以紅一方……